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应用价值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液晶结构乳状液 | 第10-12页 |
1.2.2 乳化剂 | 第12-13页 |
1.2.3 流变调节剂 | 第13-15页 |
1.2.4 保湿剂的保湿功效 | 第15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优化得到含有AQUAXYL的基础配方 | 第16页 |
1.4.2 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乳化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17-47页 |
2.1 实验内容 | 第17-20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7-18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0-46页 |
2.2.1 水包油体系中乳化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20-37页 |
2.2.2 油包水体系中乳化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37-44页 |
2.2.3 水包油包水体系中乳化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44-46页 |
2.3 结论 | 第46-47页 |
2.3.1 不同类型乳化剂的影响 | 第46页 |
2.3.2 乳化剂的使用量对体系的影响 | 第46页 |
2.3.3 油包水体系中乳化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 | 第46页 |
2.3.4 水包油包水体系中乳化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46-47页 |
第3章 流变调节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47-72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47-50页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0-70页 |
3.2.1 霜状凝胶体系R/A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50-56页 |
3.2.2 水包油体系中流变调节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56-62页 |
3.2.3 油包水体系中流变调节剂与AQUAXYL的协同效应研究 | 第62-70页 |
3.3 结论 | 第70-72页 |
3.3.1 霜状凝胶体系中流变调节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 | 第70页 |
3.3.2 水包油乳化体系中流变调节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 | 第70页 |
3.3.3 油包水乳化体系中流变调节剂与AQUAXYL的协同作用 | 第70-72页 |
第4章 AQUAXYL的保湿机理研究 | 第72-90页 |
4.1 引言 | 第72-79页 |
4.2 研究的目的 | 第79-80页 |
4.3 AQUAXYL对表皮分化和保护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的作用实验 | 第80-86页 |
4.3.1 材料 | 第80-81页 |
4.3.2 方法 | 第81-83页 |
4.3.3 结果和讨论 | 第83-86页 |
4.3.4 结论 | 第86页 |
4.4 AQUAXYL对人表皮角朊细胞中透明质酸和水通道蛋白3的生成的作用 | 第86-89页 |
4.4.1 材料 | 第86页 |
4.4.2 方法 | 第86-88页 |
4.4.3 结果和讨论 | 第88页 |
4.4.4 结论 | 第88-89页 |
4.5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