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甲氨蝶呤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33页
    1.1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定量蛋白质组学第13-20页
        1.2.1 代谢标记第14-15页
        1.2.2 化学标记第15-19页
            1.2.2.1 iTRAQ和TMT标记第16-17页
            1.2.2.2 二甲基标记法第17页
            1.2.2.3 ~(18)O标记第17-19页
        1.2.3 SRM、MRM和PRM第19-20页
        1.2.4 非标定量第20页
    1.3 银屑病概述第20-29页
        1.3.1 银屑病第20-22页
        1.3.2 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第22-24页
        1.3.3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学研究现况第24-29页
            1.3.3.1 免疫发生的分子通路第24-25页
            1.3.3.2 炎症发生的分子通路第25-27页
            1.3.3.3 遗传因素的影响第27-29页
    1.4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研究现况第29-33页
        1.4.1 甲氨蝶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第29-30页
        1.4.2 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研究现况第30-33页
第2章 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甲氨蝶呤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第33-62页
    2.1 实验材料第33-36页
        2.1.1 试剂与耗材第33-35页
        2.1.2 溶液的配制方法第35-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42页
        2.2.1 样本获取方法第36-37页
        2.2.2 色氨酸荧光定量方法第37页
        2.2.3 SDS-PAGE电泳胶第37-38页
        2.2.4 超滤膜辅助酶解方法(FASP)酶解第38页
        2.2.5 BCA蛋白浓度测定第38页
        2.2.6 iTRAQ标记第38-39页
        2.2.7 High pH RP分级第39页
        2.2.8 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第39-40页
        2.2.9 色谱柱的灌制第40-41页
        2.2.10 液相色谱方法第41页
        2.2.11 质谱方法第41页
        2.2.12 数据库搜索第41-42页
        2.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2页
    2.3 实验结果第42-59页
        2.3.1 实验设计第42-45页
        2.3.2 质谱数据总览第45页
        2.3.3 实验数据的质量分析第45-47页
        2.3.4 差异表达蛋白表达谱分析第47-49页
        2.3.5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学过程与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第49-51页
        2.3.6 差异表达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第51-52页
        2.3.7 差异表达蛋白模糊聚类分析(Fuzzy c-means)第52-53页
        2.3.8 PPI—发现潜在生物标志物第53-55页
        2.3.9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验证第55-59页
    2.4 讨论第59-62页
第3章 结论与讨论第62-65页
    3.1 组学数据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第62页
    3.2 药物蛋白质组学方法为银屑病复杂机制的探讨提供了新思路第62-63页
    3.3 药物蛋白质组学方法为甲氨蝶呤作用机制研究给予新的认识第63-64页
    3.4 总结和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8页
附录第78-85页
    附录1 缩略词表第78-81页
    附录2 MTX作用机制可能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列表第81-82页
    附录3 差异蛋白质模糊聚类分析 3-7 类第82-85页
作者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技术”的蛋白核小球藻粉生产过程中杂菌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含AQUAXYL的化妆品配方优化和保湿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