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政策移植视阈下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问题的研究基础 | 第16-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 第16-19页 |
2.1.1 政府创新持续性 | 第16-17页 |
2.1.2 政策移植 | 第17-19页 |
2.2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2.2.1 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2.2.2 政策移植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第3章 政策移植视阈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实践现状 | 第25-31页 |
3.1 政策移植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本土生态 | 第25-27页 |
3.1.1 地方政府创新实践中政策移植的必然性 | 第26页 |
3.1.2 地方政府创新实践中政策移植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3.2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政策移植路径模型构建 | 第27-31页 |
3.2.1 “地方首创—象征吸纳”路径(A1:Io—Is) | 第28页 |
3.2.2 “地方首创—上层吸纳”路径(A2:Io—Iu—Ic) | 第28-29页 |
3.2.3 “地方首创—理性学习”路径(A3:Io—Ir) | 第29-30页 |
3.2.4 “地方首创—自主优化”路径(A4:Io—It) | 第30-31页 |
第4章 政策移植路径视阈下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 第31-40页 |
4.1 “地方首创—象征吸纳”路径下的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 | 第32-34页 |
4.1.1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4.1.2 案例分析 | 第33-34页 |
4.2 “地方首创—上层吸纳”路径下的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 | 第34-36页 |
4.2.1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4.2.2 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4.3 “地方首创—理性学习”路径下的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 | 第36-37页 |
4.3.1 研究假设 | 第36页 |
4.3.2 案例分析 | 第36-37页 |
4.4 “地方首创—自主优化”路径下的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 | 第37-40页 |
4.4.1 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4.4.2 案例分析 | 第38-40页 |
第5章 政策移植视阈下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 第40-46页 |
5.1 内源性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5.1.1 创新的成本与收益 | 第40-41页 |
5.1.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第41-42页 |
5.1.3 创新主体的能力 | 第42-43页 |
5.1.4 权力中心的稳定性 | 第43-44页 |
5.2 外生性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5.2.1 创新的制度环境 | 第44页 |
5.2.2 创新项目的可扩散性 | 第44-45页 |
5.2.3 公民有序参与 | 第45-46页 |
第6章 政策移植视阈下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的优化路径 | 第46-49页 |
6.1 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宽松制度空间以鼓励创新持续性 | 第46页 |
6.2 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经济基础以保障创新持续性 | 第46-47页 |
6.3 优化绩效评估,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以引导创新持续性 | 第47页 |
6.4 培育公共精神,鼓励公民有序参与以推动创新持续性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