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念性不可量物侵害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引言 | 第8-10页 |
| (一) 提出问题 | 第8-9页 |
| 1. 案例 | 第8页 |
| 2. 分析 | 第8-9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三)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二、相邻不可量物侵害的一般原理 | 第10-17页 |
| (一) 基本规则 | 第10-13页 |
| 1. 域外法考察 | 第10-12页 |
| 2. 我国的规定 | 第12-13页 |
| (二) 容忍义务的规制路径 | 第13-15页 |
| 1. 域外法考察 | 第13-14页 |
| 2. 我国的规定 | 第14-15页 |
| (三) 权利救济的规制路径 | 第15-17页 |
| 1. 基于物权请求权的保护 | 第15页 |
| 2. 基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保护 | 第15-16页 |
| 3. 基于人格权的保护 | 第16-17页 |
| 三、观念性不可量物的表现形式 | 第17-22页 |
| (一) 内涵 | 第17-20页 |
| 1. 含义 | 第17-18页 |
| 2. 与一般性不可量物的比较 | 第18-20页 |
| (二) 实际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 1. 历史风俗 | 第20-21页 |
| 2. 新形式 | 第21-22页 |
| 四、观念性相邻不可量物侵害的救济 | 第22-27页 |
| (一) 构成侵害的判断 | 第22-24页 |
| 1. 损害结果认定——容忍的限度 | 第22-24页 |
| 2. 其他 | 第24页 |
| (二) 救济的方式 | 第24-26页 |
| 1. 物权法的救济 | 第24-25页 |
| 2. 侵权责任法的救济 | 第25-26页 |
| (三) 案例分析 | 第26-27页 |
| 五、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