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管柱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热采井下管柱力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 | 第16-46页 |
2.1 井眼轨迹计算 | 第16-21页 |
2.2 热应力问题的有限元方程 | 第21页 |
2.3 问题描述 | 第21-22页 |
2.4 模型假设 | 第22页 |
2.5 单元选取和单元划分 | 第22-30页 |
2.5.1 单元选取 | 第22-24页 |
2.5.2 单元划分 | 第24-30页 |
2.6 坐标转换 | 第30-35页 |
2.7 等效节点载荷 | 第35-37页 |
2.7.1 下放/上提过程 | 第35-36页 |
2.7.2 注汽过程 | 第36-37页 |
2.8 接触处理与矩阵组装 | 第37-41页 |
2.8.1 接触处理 | 第37-40页 |
2.8.2 矩阵组装 | 第40-41页 |
2.9 大型带状方程组求解 | 第41-43页 |
2.10 接触问题的迭代求解 | 第43-45页 |
2.11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热采井下管柱结构设计 | 第46-67页 |
3.1 扶正器设计 | 第46-53页 |
3.2 伸缩短节(热补偿器)的设计 | 第53-54页 |
3.3 管柱可下入性分析 | 第54-55页 |
3.4 管柱强度分析 | 第55-66页 |
3.4.1 下放过程 | 第56-59页 |
3.4.2 上提过程 | 第59-63页 |
3.4.3 注汽过程 | 第63-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热采注入管柱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 第67-81页 |
4.1 Visual Basic 2010 简单概述 | 第67-68页 |
4.2 软件系统架构与使用说明 | 第68-80页 |
4.2.1 基础数据模块 | 第69-70页 |
4.2.2 井眼轨迹描述模块 | 第70-71页 |
4.2.3 管柱载荷分析模块 | 第71-72页 |
4.2.4 管柱有限元分析模块 | 第72-74页 |
4.2.5 配套工具布局设计模块 | 第74页 |
4.2.6 管柱结构组合模块 | 第74-76页 |
4.2.7 可下入性分析模块 | 第76-77页 |
4.2.8 管柱结构安全评价模块 | 第77-79页 |
4.2.9 管柱结构优化模块 | 第79页 |
4.2.10 施工报告输出、行业标准和帮助模块 | 第79-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