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柑橘油斑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柑橘油斑病的症状 | 第12页 |
1.2.2 柑橘油斑病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2.3 柑橘油斑病的防治措施 | 第13-14页 |
1.2.4 柑橘油斑病机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1.3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代谢组学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发展 | 第14-15页 |
1.3.2 植物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在代谢组学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活性氧在植物细胞应对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2.1 材料取样 | 第20页 |
2.2.2 初生代谢物测定 | 第20-21页 |
2.2.3 次生代谢物测定 | 第21-22页 |
2.2.4 总RNA提取 | 第22-23页 |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基因的表达 | 第23-24页 |
2.2.6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24页 |
2.2.7 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8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2.9 果实色差指数的测定 | 第25页 |
2.2.10 病原微生物接种实验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40页 |
3.1 不同发病程度脐橙果皮代谢组学研究 | 第26-33页 |
3.1.1 不同发病程度脐橙果皮初生代谢物变化 | 第26-28页 |
3.1.2 不同发病程度奉节脐橙果皮次生代谢物变化 | 第28-30页 |
3.1.3 次生代谢物pathway分析 | 第30-32页 |
3.1.4 不同发病程度奉节脐橙果皮代谢物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3.2 油斑病诱导奉节脐橙果皮活性氧含量上升 | 第33-34页 |
3.3 油斑病诱导奉节脐橙果皮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 | 第34-35页 |
3.4 不同发病程度奉节脐橙果皮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 第35-36页 |
3.5 油斑病的发生对脐橙青霉病病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不同发病程度奉节脐橙果皮色差 | 第37-38页 |
3.7 不同发病程度奉节脐橙果皮与水杨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6页 |
4.1 油斑病与初生代谢物的关系 | 第40-41页 |
4.2 油斑病与次生代谢物的关系 | 第41-42页 |
4.3 油斑病与活性氧的关系 | 第42-43页 |
4.4 油斑病与矿质元素的关系 | 第43-44页 |
4.5 油斑病与水杨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