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人工脏器与器官论文

下肢外骨骼的动力学分析与运动规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1.1 研究背景与应用价值第12页
    1.2 外骨骼的研究进展第12-24页
        1.2.1 国外外骨骼的研究概况第13-22页
        1.2.2 国内外骨骼的研究概况第22-24页
    1.3 下肢外骨骼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第24-28页
        1.3.1 下肢行走机理的分析第24页
        1.3.2 仿生下肢外骨骼机构的设计第24-25页
        1.3.3 人机运动信息的检测第25页
        1.3.4 人机协调运动控制第25-26页
        1.3.5 驱动系统的设计第26-28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28-32页
第2章 人体下肢运动机理的研究第32-56页
    2.1 下肢各关节运动的描述第32-35页
    2.2 图像采集测量系统第35-55页
        2.2.1 图像采集系统的构成第36-42页
        2.2.2 标记点布置与下肢关节角度的计算第42-50页
            2.2.2.1 求解各关节中心点的坐标第45-47页
            2.2.2.2 求解各部分重心点的坐标第47-48页
            2.2.2.3 建立各部分重心点坐标系并求解各关节角度第48-50页
        2.2.3 常见人体步态的测量结果第50-55页
    2.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3章 下肢外骨骼的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第56-80页
    3.1 人体下肢各关节骨骼系统第56-58页
        3.1.1 髋关节第56-57页
        3.1.2 膝关节第57页
        3.1.3 踝关节第57-58页
    3.2 下肢外骨骼各关节自由度的确定与机构本体设计第58-66页
        3.2.1 髋关节组件(1)第60-63页
        3.2.2 膝关节组件(2)第63-64页
        3.2.3 踝关节组件(3)第64-66页
        3.2.4 下肢外骨骼的尺寸调节范围第66页
    3.3 下肢外骨骼运动学建模与分析第66-78页
        3.3.1 D-H运动学建模方法第67-70页
        3.3.2 下肢外骨骼的正向运动学建模第70-73页
        3.3.3 人机连接点位置的确定第73-76页
        3.3.4 下肢外骨骼末端运动范围第76-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下肢外骨骼的动力学研究第80-110页
    4.1 动力学建模方法的选择第80-81页
    4.2 国内外典型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第81-83页
    4.3 下肢外骨骼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第83-109页
        4.3.1 下肢外骨骼“二状态”动力学模型第83-85页
        4.3.2 CSP状态下的各关节扭矩计算第85-97页
            4.3.2.1 摆动腿膝关节扭矩的计算第87-91页
            4.3.2.2 摆动腿髋关节扭矩的计算第91-94页
            4.3.2.3 其他各关节扭矩的计算第94-97页
        4.3.3 CSP状态下的足底力计算第97-102页
        4.3.4 NSP状态下的动力学模型第102-105页
        4.3.5 下肢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的验证第105-106页
        4.3.6 下肢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的修正第106-109页
    4.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5章 下肢外骨骼的驱动系统第110-138页
    5.1 人体下肢肌肉系统第110-112页
    5.2 下肢外骨骼各关节驱动特性的分析第112-116页
        5.2.1 下肢外骨骼动力学模型躯干部分的修正第112-113页
        5.2.2 下肢外骨骼各关节的动力学特性第113-116页
            5.2.2.1 髋关节第113-115页
            5.2.2.2 膝关节第115-116页
            5.2.2.3 踝关节第116页
    5.3 下肢外骨骼各关节驱动系统的设计第116-134页
        5.3.1 髋关节驱动系统第116-123页
            5.3.1.1 方案一:电机+丝杠螺母机构第116-120页
            5.3.1.2 方案二:集成液压+套索驱动方式第120-123页
        5.3.2 膝关节驱动系统第123-128页
        5.3.3 踝关节驱动系统第128-134页
    5.4 下肢外骨骼机构校核第134-136页
    5.5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第6章 下肢外骨骼的运动规划与控制第138-186页
    6.1 人机一体化的控制思想第138-140页
    6.2 国内外典型的外骨骼控制策略第140-141页
    6.3 下肢外骨骼步态识别与整机控制策略第141-153页
        6.3.1 躯干位姿传感器的构成与标定第142-146页
            6.3.1.1 三轴电子罗盘的标定第143-144页
            6.3.1.2 三轴加速度计的标定第144-146页
        6.3.2 鞋垫式足底力传感器的构成与标定第146-150页
        6.3.3 基于足底力与模糊规则的步态识别第150-153页
        6.3.4 下肢外骨骼整机控制策略第153页
    6.4 下肢外骨骼的摆动腿控制第153-177页
        6.4.1 人体摆动腿运动意图检测第153-159页
        6.4.2 踝关节处人机交互传感器的设计与标定第159-165页
        6.4.3 下肢外骨骼摆动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第165-177页
            6.4.3.1 轨迹跟踪实验第171-173页
            6.4.3.2 人机交互实验第173-177页
    6.5 下肢外骨骼的支撑腿控制第177-184页
        6.5.1 NSP状态下的支撑腿运动规划第178-181页
        6.5.2 CSP状态下的支撑腿运动规划第181-182页
        6.5.3 以模糊算法调整外骨骼躯干质心偏移轨迹第182-184页
    6.6 本章小结第184-18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86-190页
    7.1 研究工作总结第186-187页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87-188页
    7.3 未来工作展望第188-190页
参考文献第190-204页
致谢第204-20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206-208页
附录第208-219页

论文共2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电站锅炉SNCR/SCR脱硝工艺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及工程验证
下一篇: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