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3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3.1 课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0页 |
第二章 尿素溶液热分解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第40-59页 |
2.1 引言 | 第40-42页 |
2.2 尿素溶液热分解数值计算分析 | 第42-48页 |
2.3 尿素溶液热分解热态试验分析 | 第48-56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章:SNCR/SCR联合脱硝冷态模型流体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第59-87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SNCR/SCR联合脱硝冷态模型试验系统说明 | 第60-65页 |
3.3 冷态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83页 |
3.3.1 仅SNCR喷枪投入时转向室出口还原剂浓度分布 | 第65-69页 |
3.3.2 SNCR喷枪+补氨喷枪投运时转向室出口还原剂浓度分布 | 第69-72页 |
3.3.3 SNCR喷枪+补氨喷枪投运时省煤器出口还原剂浓度分布 | 第72-74页 |
3.3.4 联合脱硝系统SCR反应器速度场优化 | 第74-76页 |
3.3.5 联合脱硝系统SCR反应器浓度场优化 | 第76-80页 |
3.3.6 联合脱硝系统SCR反应器固相颗粒场优化 | 第80-82页 |
3.3.7 SCR反应器顶部整流杆对气相场的影响 | 第82-8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第四章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的气固流动的三维数值建模 | 第87-106页 |
4.1 引言 | 第87页 |
4.2 SNCR/SCR系统物理模型构建 | 第87-89页 |
4.3 数学模型及控制方程 | 第89-103页 |
4.3.1 锅炉燃烧模型 | 第89-93页 |
4.3.2 NOx生成预测模型 | 第93-94页 |
4.3.3 SNCR反应模型 | 第94-96页 |
4.3.4 SCR反应模型 | 第96-100页 |
4.3.5 气固两相流动模型 | 第100-10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SNCR/SCR联合脱硝三维全系统数值模拟及关键问题分析 | 第106-153页 |
5.1 引言 | 第106-107页 |
5.2 煤粉燃烧及NOx生成预测 | 第107-110页 |
5.2.1 数值计算对象及条件 | 第107-108页 |
5.2.2 计算方法 | 第108页 |
5.2.3 燃烧模拟结果 | 第108-110页 |
5.3 SNCR反应过程模拟 | 第110-119页 |
5.3.1 数值计算对象及条件 | 第110-111页 |
5.3.2 计算方法 | 第111-112页 |
5.3.3 SNCR反应过程模拟 | 第112-119页 |
5.4 投运补氨喷枪时流场特性分析 | 第119-125页 |
5.4.1 数值计算对象及条件 | 第119页 |
5.4.2 无补氨喷枪投运时流场特性分析 | 第119-123页 |
5.4.3 补氨喷枪投运时流场特性分析 | 第123-125页 |
5.5 SNCR/SCR联通烟道及反应器系统流动特性的关键问题研究 | 第125-146页 |
5.5.1 数值计算对象及条件 | 第125-127页 |
5.5.2 变截面烟道导流结构对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5.5.3 变截面烟道结构外形对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5.5.4 混合器结构对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131-137页 |
5.5.5 SCR反应器内气相流场优化 | 第137-141页 |
5.5.6 SCR反应器内固相颗粒浓度场优化 | 第141-145页 |
5.5.7 烟道内不同构件对SCR系统的压力影响 | 第145-146页 |
5.6 SNCR/SCR脱硝结果与分析 | 第146-150页 |
5.6.1 SCR脱硝结果与分析 | 第146-148页 |
5.6.2 SNCR/SCR脱硝结果与分析 | 第148-15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3页 |
第六章: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热态试验及工程应用 | 第153-206页 |
6.1 引言 | 第153-154页 |
6.2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工艺计算原理 | 第154-159页 |
6.2.1 SNCR系统的工艺计算 | 第154-158页 |
6.2.2 SCR系统的工艺计算 | 第158-159页 |
6.3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工艺设计方案 | 第159-166页 |
6.3.1 锅炉机组介绍 | 第159-160页 |
6.3.2 尿素站系统 | 第160页 |
6.3.3 SNCR系统 | 第160-161页 |
6.3.4 SCR系统 | 第161-164页 |
6.3.5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 第164-165页 |
6.3.6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热态试验工况的确定 | 第165-166页 |
6.4 SNCR热态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66-178页 |
6.4.1 SNCR喷枪投入前炉膛烟气温度及NOx排放情况 | 第166-167页 |
6.4.2 不同喷射层组合热态试验分析 | 第167-177页 |
6.4.3 SNCR系统投运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 第177-178页 |
6.5 补氨喷枪投运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8-186页 |
6.5.1 SNCR系统投运时(无补氨)氨逃逸动态分析 | 第178-185页 |
6.5.2 补氨喷枪投运时NH_3浓度分布优化 | 第185-186页 |
6.6 联合脱硝系统中SCR系统热态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86-196页 |
6.6.1 锅炉160MW负荷时烟气组分分布特性分析 | 第188-191页 |
6.6.2 锅炉240MW负荷时烟气组分分布特性分析 | 第191-192页 |
6.6.3 锅炉300MW负荷时烟气组分分布特性分析 | 第192-194页 |
6.6.4 SNCR/SCR系统的联合脱硝效果 | 第194-195页 |
6.6.5 省煤器出口A/B侧SCR反应器模拟与实测对比 | 第195-196页 |
6.7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对锅炉的影响 | 第196-202页 |
6.7.1 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第196-198页 |
6.7.2 尿素溶液对锅炉的影响 | 第198-200页 |
6.7.3 SCR反应器装置对锅炉的影响 | 第200-201页 |
6.7.4 氨逃逸的影响 | 第201-202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202-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0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206-21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206-208页 |
7.2 创新之处 | 第208-209页 |
7.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09-2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 | 第210-211页 |
发表论文 | 第210页 |
专利申请情况 | 第210-211页 |
致谢 | 第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