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5-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9-3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1.3.3 评述 | 第32-3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36-37页 |
2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7-51页 |
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3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7-50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8-41页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41-44页 |
2.2.3 复杂系统理论 | 第44-46页 |
2.2.4 系统结构模型 | 第46页 |
2.2.5 生态学理论 | 第46-48页 |
2.2.6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48-5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构成与特征 | 第51-62页 |
3.1 构成国有林区FEES的目的 | 第51页 |
3.2 国有林区FEES的理论解析 | 第51-55页 |
3.2.1 国有林区FEES组成的理论解析 | 第51-52页 |
3.2.2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组成的理论解析 | 第52-55页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各子系统现状及结构特征 | 第55-61页 |
3.3.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各子系统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55-58页 |
3.3.2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结构分析 | 第58-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运行机理分析 | 第62-81页 |
4.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运行的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4.1.1 影响森林资源子系统运行的因素 | 第62页 |
4.1.2 影响生态环境子系统运行的因素 | 第62页 |
4.1.3 影响林业经济子系统运行的因素 | 第62-63页 |
4.2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影响因子筛选原则 | 第63-64页 |
4.3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影响因子筛选方法 | 第64-66页 |
4.4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构成因子提取 | 第66-70页 |
4.5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现行运行机理分析 | 第70-80页 |
4.5.1 解析结构模型理论与方法概述 | 第71-72页 |
4.5.2 基于解析结构模型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运行机理分析 | 第72-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第81-97页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特定内涵 | 第81-82页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第82页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 第82-84页 |
5.4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准则 | 第84-85页 |
5.5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第85-95页 |
5.5.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85-88页 |
5.5.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评价应用 | 第88-95页 |
5.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 | 第97-112页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预警目的 | 第97页 |
6.2 预警的基本程序和模型概述 | 第97-100页 |
6.2.1 预警的基本程序 | 第97-98页 |
6.2.2 预警模型概述 | 第98-100页 |
6.3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构建 | 第100-101页 |
6.4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水平预测 | 第101-108页 |
6.4.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水平预测步骤 | 第101页 |
6.4.2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第101-103页 |
6.4.3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水平预测神经网络算法的实现 | 第103-106页 |
6.4.4 仿真预测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106-108页 |
6.5 预测结果分析 | 第108-11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112-124页 |
7.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112-116页 |
7.1.1 巨警区域国有林区FEES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112-113页 |
7.1.2 “重警与中警”区域国有林区FEES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113-114页 |
7.1.3 轻警区域国有林区FEES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114-116页 |
7.2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 第116-123页 |
7.2.1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和框架 | 第116-117页 |
7.2.2 黑龙江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 第117-12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附录 | 第134-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