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苗期耐盐自交系的筛选及其耐盐机制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 引言第10页
    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0-13页
        2.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0-11页
        2.2 盐胁迫对膜系统的影响第11页
        2.3 盐胁迫对活性氧系统的影响第11-12页
        2.4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2页
        2.5 盐胁迫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第12页
        2.6 盐胁迫对营养吸收的影响第12-13页
    3 植物耐盐机制第13-14页
        3.1 耐渗透胁迫第13页
        3.2 耐离子毒害第13-14页
    4 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第14-17页
        4.1 信号分子的调控途经第15页
        4.2 钠离子平衡调节第15-16页
        4.3 钾离子平衡调节第16页
        4.4 转录因子调控第16页
        4.5 其他耐盐分子机制第16-17页
    5 缓减盐害的途经第17-18页
        5.1 培育耐盐品种第17页
        5.2 外源施加药剂提高植物耐盐性第17-18页
        5.3 提高农业栽培技术第18页
    6、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玉米耐盐自交系的筛选第19-32页
    1 材料与试剂第19-20页
        1.1 植物材料第19-20页
        1.2 试剂第20页
    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1 17个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筛选第20-21页
            2.1.1 种子的萌发和预培养第20页
            2.1.2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20-21页
        2.2 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耐盐性的鉴定第21-22页
            2.2.1 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及方法第21页
            2.2.2 苗期水培耐盐性鉴定指标及方法第21-22页
                2.2.2.1 苗期水培存活率第21-22页
                2.2.2.2 苗期水培生物量测定第22页
            2.2.3 苗期土培耐盐性鉴定第22页
        2.3 数据处理第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0页
        3.1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17个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第22-27页
        3.2 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耐盐性差异第27-30页
            3.2.1 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萌发期的耐盐性分析第27-28页
            3.2.2 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水培苗期的耐盐性分析第28-29页
            3.2.3 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土培苗期的耐盐性分析第29-30页
    4 讨论第30-32页
第三章 两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盐胁迫下渗透耐受机制分析第32-41页
    1 材料与试剂第32-33页
        1.1 植物材料第32页
        1.2 试剂第32-33页
    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1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33页
        2.2 生理指标测定第33-35页
            2.2.1 叶绿素含量(SPAD)的测定第33页
            2.2.2 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的测定第33页
            2.2.3 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测定第33页
            2.2.4 相对含水量(RWC)测定第33-34页
            2.2.5 细胞膜稳定系数(MSI)测定第34页
            2.2.6 生物量测定第34页
            2.2.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34页
            2.2.8 脯氨酸(Proline)的测定(茚三酮法)第34-35页
            2.2.9 数据处理第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3.1 盐胁迫对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光合系统的影响第35-36页
        3.2 盐胁迫对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相对含水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36-37页
        3.3 盐胁迫对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生物量的影响第37-38页
        3.4 盐胁迫对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38页
    4 讨论第38-41页
第四章 两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盐胁迫下离子毒害阶段分析第41-47页
    1 材料与试剂第41-42页
        1.1 植物材料第41页
        1.2 试剂第41-42页
    2 试验方法第42页
        2.1 等渗NaCl和PEG-6000试验方法第42页
        2.2 Na~+和K~+浓度测定第42页
        2.3 数据处理第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3.1 等渗NaCl和PEG-6000胁迫下对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影响第42-43页
        3.2 盐胁迫对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不同组织Na~+和K~+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3.3 盐胁迫对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不同组织Na~+/K~+的影响第44页
    4 讨论第44-47页
第五章 两玉米自交系TL1317和SL1303转录组测序分析第47-63页
    1 实验材料第47-48页
        1.1 植物材料第47页
        1.2 转录组测序第47页
        1.3 qRT-PCR引物设计和合成第47-48页
    2 实验方法第48-49页
        2.1 玉米植株根部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48页
        2.2 目的基因的qRT-PCR扩增第48-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61页
        3.1 RNA-seq测序结果分析第49-55页
        3.2 盐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鉴定第55-61页
    4 讨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论文发表、科研创新及国家专利申请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桃属种间杂交品种生长及繁育特性研究
下一篇:流域尺度人类活动时空格局及水土流失效应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