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7-15页 |
第一章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15-20页 |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语文学科发展背景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个人教育实践背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38页 |
第一节 洪宗礼的语文课程观 | 第20-22页 |
一、“工具说”:语文课程的性质 | 第20-21页 |
二、提高能力,掌握工具:语文课程的目的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洪宗礼的语文教学观 | 第22-28页 |
一、“导”“学”统一,“学思同步”:语文教学的原则 | 第22-24页 |
二、“引读”“引写”,思维训练:语文教学的方法 | 第24-26页 |
三、两个“需要”,一个“关键”:语文教学的改革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洪宗礼语文教材观 | 第28-35页 |
一、形成发展期的语文教材观(1983年-1998年) | 第29-33页 |
二、成熟创新期的语文教材观(1998年-至今) | 第33-35页 |
第四节 洪宗礼的语文教师观 | 第35-38页 |
一、“三练”基本功,“求是苦亦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 第36-37页 |
二、“既教又研”: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意义 | 第38-40页 |
一、语文教育思想 | 第38-39页 |
二、语文教材研究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对语文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 第40-45页 |
一、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 第40-41页 |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41-42页 |
三、对语文教材编制的启示 | 第42页 |
四、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