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宝钢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第9-10页
        1.1.2 钢铁企业排放现状第10-11页
        1.1.3 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21页
        1.4.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4.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20页
        1.4.3 研究现状评述第20-21页
2 低碳审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 低碳审计的概念第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2.2.2 企业生态学理论第22-23页
        2.2.3 环境审计理论第23-24页
3 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38页
    3.1 低碳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第24-25页
    3.2 低碳审计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第25-27页
        3.2.1 目标层次第25页
        3.2.2 准则层次第25-27页
        3.2.3 指标层次第27页
    3.3 指标筛选的步骤和方法第27-28页
    3.4 选取指标第28-31页
    3.5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31-33页
        3.5.1 专家打分法第31页
        3.5.2 层次分析法第31-33页
    3.6 评价方法第33-38页
        3.6.1 确定评分模型第33-34页
        3.6.2 评价模型第34-36页
        3.6.3 评分依据第36页
        3.6.4 设立评分标准第36-38页
4 宝钢低碳审计评价的应用研究第38-57页
    4.1 数据搜集与分析整理第38-42页
        4.1.1 环境因素指标得分情况第38-39页
        4.1.2 经济因素指标得分情况第39-40页
        4.1.3 技术因素指标得分情况第40-41页
        4.1.4 人员因素指标得分情况第41-42页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42-49页
        4.2.1 确定目标层指标权重第43-44页
        4.2.2 确定准则层指标权重第44-49页
    4.3 评价结果分析第49-51页
    4.4 审计建议第51-57页
        4.4.1 建立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同时减少氨氮化物排放第51-52页
        4.4.2 降低综合能耗,提高ROE第52-54页
        4.4.3 减少吨钢耗水量,加强余能回收第54-55页
        4.4.4 加强能源环保培训第55-57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5.2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一 专家打分表第65-69页
附录二 宝钢原始数据第69-70页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本培育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学毕业生村镇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