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形势 | 第10-12页 |
1.1.1 地方城市发展应与国家政策相适应 | 第10-11页 |
1.1.2 传统规划方式存在明显不足 | 第11-12页 |
1.1.3 赣州政府部门对骑楼街区缺乏重视 | 第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3 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13页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述评 | 第18-28页 |
2.1 存量规划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1.1 存量规划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国外存量规划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 第18页 |
2.1.3 国内存量规划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2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2.1 城市更新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国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 第20-21页 |
2.2.3 国内城市更新的实践与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3 骑楼街区研究综述 | 第22-28页 |
2.3.1 骑楼街区的概念和发展 | 第22-23页 |
2.3.2 历史街区的概念 | 第23页 |
2.3.3 骑楼街区的特征 | 第23-25页 |
2.3.4 国内骑楼街区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2.3.5 国外骑楼街区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26页 |
2.3.6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国内骑楼街区更新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第28-35页 |
3.1 国内骑楼街区更新案例 | 第28-32页 |
3.1.1 广州上下九骑楼商业街:空间及功能的整体更新 | 第28-30页 |
3.1.2 厦门中山路骑楼步行街:近代化城市建设和地产投机相结合 | 第30-32页 |
3.2 国内骑楼街区更新经验的总结 | 第32-35页 |
3.2.1 骑楼街区的更新经验 | 第32-33页 |
3.2.2 目前骑楼街区更新仍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赣州阳明路骑楼街区状况和更新的挑战 | 第35-59页 |
4.1 赣州阳明路骑楼街区的历史沿革 | 第35-38页 |
4.1.1 赣州阳明路骑楼街区的历史溯源 | 第35-36页 |
4.1.2 赣州阳明路骑楼街区的空间形态演变 | 第36-38页 |
4.2 阳明路骑楼街区现状分析 | 第38-55页 |
4.2.1 文物古迹情况 | 第38-40页 |
4.2.2 建筑风貌及质量状况 | 第40-44页 |
4.2.3 用地及人口构成情况 | 第44页 |
4.2.4 交通状况 | 第44-45页 |
4.2.5 现状基础设施情况 | 第45-46页 |
4.2.6 商业经济状况 | 第46-47页 |
4.2.7 周边重要环境要素 | 第47-50页 |
4.2.8 街区民意问卷调查分析 | 第50-52页 |
4.2.9 赣州传统骑楼细部特征研究 | 第52-55页 |
4.3 阳明路骑楼街区更新面临的挑战 | 第55-59页 |
4.3.1 建筑风貌迥异,街区特色片段化 | 第55页 |
4.3.2 建筑质量不佳,商业业态低端 | 第55-56页 |
4.3.3 基础设施匮乏,建筑产权分散 | 第56页 |
4.3.4 内部交通堵塞,停车场地缺乏 | 第56页 |
4.3.5 政策上的缺失,职能过于集中 | 第56-57页 |
4.3.6 街区人口老龄化,绿化空间不足 | 第57页 |
4.3.7 街区更新启动资金不足 | 第57页 |
4.3.8 群众参与少,公共利益难以实现 | 第57-59页 |
第五章 赣州阳明路骑楼街区更新研究 | 第59-77页 |
5.1 阳明路骑楼街区更新的机遇 | 第59-61页 |
5.1.1 政策机遇 | 第59-61页 |
5.1.2 发展机遇 | 第61页 |
5.2 更新策略制定思路 | 第61-63页 |
5.2.1 整体定位和更新目标 | 第62页 |
5.2.2 空间视觉层面 | 第62页 |
5.2.3 城市肌理层面 | 第62页 |
5.2.4 城市活力层面 | 第62-63页 |
5.2.5 城市治理层面 | 第63页 |
5.3 阳明路骑楼街区的具体更新策略 | 第63-77页 |
5.3.1 建筑空间形态元素的提取应用 | 第63-64页 |
5.3.2 建筑风貌空间节点控制 | 第64-71页 |
5.3.3 分类整治街区建筑,保护街区传统格局 | 第71-72页 |
5.3.4 划定不同功能分区,提升交通及绿化环境 | 第72-74页 |
5.3.5 增加老龄人口活动区域,增设相关基础设施 | 第74-75页 |
5.3.6 融合引导文化和经济业态,提升城市活力 | 第75-76页 |
5.3.7 骑楼保护政策和新型管理策略的引入 | 第76页 |
5.3.8 完善骑楼街区更新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8页 |
附录A 阳明路街区经济及空间环境调查走访问卷 | 第78-80页 |
附录B 阳明路骑楼街区风貌建筑清单 | 第80-84页 |
附录C 图表目录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