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理论价值 | 第10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一、民族民间美术概述 | 第15-30页 |
| (一)民族民间美术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 (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美术 | 第16-30页 |
| 1.满族民间美术 | 第16-21页 |
| 2.蒙古族民间美术 | 第21-25页 |
| 3.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赫哲族民间美术 | 第25-30页 |
| 二、民族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 第30-37页 |
| (一)民族民间美术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关系 | 第30-32页 |
| (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要求 | 第32-33页 |
| (三)东北民族民间美术在本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第33-37页 |
| 1.课程所占比重较少 | 第34页 |
| 2.课程内容与表现形式不够丰富 | 第34-35页 |
| 3.对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理解较浅 | 第35页 |
|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全面 | 第35-37页 |
| 三、加强东北民族民间美术在本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 | 第37-56页 |
| (一)加强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理念的开发与利用 | 第37-38页 |
| (二)加强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三个维度中的开发与利用 | 第38-42页 |
| 1.在“知识与技能”中的体现 | 第39-40页 |
| 2.在“过程与方法”中的体现 | 第40-41页 |
| 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的体现 | 第41-42页 |
| (三)加强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四个学习领域中的开发与利用 | 第42-50页 |
| 1.在“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应用体现 | 第42-44页 |
| 2.在“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应用体现 | 第44-46页 |
| 3.在“欣赏·评述”领域中的应用体现 | 第46-49页 |
| 4.在“综合·探索”领域中的应用体现 | 第49-50页 |
| (四)加强在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 | 第50-56页 |
| 1.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 第50-52页 |
| 2.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52-53页 |
| 3.加强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53-56页 |
| 四、东北民族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发利用的作用 | 第56-65页 |
| (一)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56-59页 |
| 1.促进中小学生人格的完善 | 第56页 |
| 2.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 第56-57页 |
| 3.增强美术实践与应用能力 | 第57-58页 |
| 4.促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 第58-59页 |
| (二)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能力 | 第59-60页 |
| 1.提升专业素质 | 第59-60页 |
| 2.增强创新与探索精神 | 第60页 |
| (三)完善中小学美术教学体系 | 第60-63页 |
| 1.丰富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 第60-61页 |
| 2.提升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 第61-62页 |
| 3.完善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 第62-63页 |
| (四)推动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弘扬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附件 东北民族民间美术在本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69-72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