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检验--基于SETAR模型的事件识别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7-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可能创新点 | 第9页 |
1.4 结构安排 | 第9-12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有效市场理论 | 第12-13页 |
2.2 市场异象:反转和惯性 | 第13-17页 |
2.2.1 理论模型 | 第13-14页 |
2.2.2 实证研究 | 第14-1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3.1 模型设定 | 第17-18页 |
3.1.1 SETAR模型 | 第17-18页 |
3.1.2 SETAR模型设定 | 第18页 |
3.2 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检验 | 第18-20页 |
4 实证研究 | 第20-30页 |
4.1 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 | 第20页 |
4.2 样本和数据 | 第20-21页 |
4.3 门限估计 | 第21-22页 |
4.4 事件后普通收益率 | 第22-23页 |
4.5 事件后异常收益率 | 第23-24页 |
4.6 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检验 | 第24-30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30-3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3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30-31页 |
5.3 政策建议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