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张晓风散文的修辞艺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1-17页
    第一节 选题来源第11页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有关文学方面的研究第12页
        二、有关美学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三、有关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第13-14页
    第三节 语料来源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一、语料来源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4-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7页
第一章 张晓风散文的语音修辞艺术第17-29页
    第一节 音节搭配,节奏鲜明第17-19页
        一、对称配合,朗朗上口第17-18页
        二、音节递增,层次鲜明第18-19页
    第二节 叠音丰富,增强节奏第19-26页
        一、叠音单用,音韵协调第20-23页
        二、叠音连用,节奏紧凑第23-26页
    第三节 双声叠韵,回环优美第26-29页
        一、单用双声,和谐动听第26-27页
        二、单用叠韵,回环荡漾第27页
        三、双声叠韵,珠联璧合第27-29页
第二章 张晓风散文的词语修辞艺术第29-37页
    第一节 变异用词,别致新鲜第29-32页
        一、聚合变异,新颖独特第29-31页
        二、搭配变异,含义丰富第31-32页
    第二节 同义反义,词语丰赡第32-33页
        一、同义运用,深化语义第32-33页
        二、反义对举,含蓄深沉第33页
    第三节 古语今用,典雅庄重第33-37页
        一、历史词语,意蕴幽深第34页
        二、文言词语,凝练含蓄第34-37页
第三章 张晓风散文的句子修辞艺术第37-45页
    第一节 长短巧用,挥洒自如第37-39页
        一、短句精炼,节奏明快第37-38页
        二、长句完整,细腻周密第38-39页
    第二节 问句连用,引人深思第39-43页
        一、有疑而问,展开联想第39-42页
        二、无疑而问,情感浓烈第42-43页
    第三节 同义易位,焦点突出第43-45页
        一、定中易位,特征明确第43-44页
        二、状中易位,强调重心第44-45页
第四章 张晓风散文的辞格运用艺术第45-65页
    第一节 比喻辞格,想象丰富第45-53页
        一、形式多样,活泼自然第45-50页
        二、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第50-53页
    第二节 排比辞格,气势贯通第53-56页
        一、成分排比,具体详尽第53-54页
        二、句子排比,隽永有力第54-56页
    第三节 反复辞格,感情浓郁第56-58页
        一、连续反复,气势畅达第56-57页
        二、间隔反复,沟通语脉第57-58页
    第四节 顶真辞格,连环复沓第58-59页
        一、严式顶真,结构紧密第58页
        二、宽式顶真,层次分明第58-59页
    第五节 比拟辞格,物我相融第59-61页
        一、化静为动,栩栩如生第59-60页
        二、形象鲜明,灵动传神第60-61页
    第六节 仿拟辞格,俏皮诙谐第61-65页
        一、仿词巧妙,新鲜活泼第61-62页
        二、仿语灵活,风趣幽默第62页
        三、仿句贴切,生动形象第62-65页
第五章 张晓风散文的篇章修辞艺术第65-75页
    第一节 标题修辞,恰当精炼第65-68页
        一、标题的形式第65-67页
        二、标题的内容第67-68页
    第二节 开头修辞,引人入胜第68-71页
        一、开门见山法第68-69页
        二、铺垫渲染法第69页
        三、提出问题法第69-70页
        四、依事寻脉法第70页
        六、因果倒置法第70-71页
    第三节 结尾修辞,各有千秋第71-75页
        一、首尾呼应法第71-72页
        二、提问设疑法第72-73页
        四、自然收束法第73页
        五、呼告发愿法第73-74页
        六、余音绕梁法第74-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细胞PPARγ在心脏移植慢性排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金属纳米棒阵列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和光致发光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