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成句条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选题意义第8页
    1.2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第8-9页
    1.3 研究现状第9-20页
        1.3.1 萌芽时期第9-12页
        1.3.2 奠基时期第12-16页
        1.3.3 发展时期第16-20页
2. 本文关于现代汉语成句条件的基本假设第20-34页
    2.1 信息结构第20-29页
        2.1.1 命题结构第21-25页
            2.1.1.1 从逻辑层面到信息层面第22-23页
            2.1.1.2 现代汉语成句与命题结构第23-25页
        2.1.2 参照结构第25-29页
            2.1.2.1 从局部结构到整体结构第25-28页
            2.1.2.2 现代汉语成句与参照结构第28-29页
    2.2 语境信息第29-34页
        2.2.1 语境信息的成句功能第29-31页
        2.2.2 语境信息的成句方式第31-34页
3. 典型式的成句分析第34-71页
    3.1 典型式的界定第34-35页
    3.2 主谓关系的直接判断和间接判断第35-43页
        3.2.1 判断标记与谓语类型第37-43页
            3.2.1.1 判断标记与谓语类型的配对关系第37-40页
            3.2.1.2 判断标记与谓语类型的配对颠倒第40-42页
            3.2.1.3 小结第42-43页
    3.3 名谓典型式成句分析第43-52页
        3.3.1 关于“有界/无界”匹配原则第43-44页
        3.3.2 名谓典型式成句条件具体分析第44-51页
            3.3.2.1 时间定位句第45页
            3.3.2.2 天气说明句第45-46页
            3.3.2.3 方位存在句第46-47页
            3.3.2.4 身份特征句第47-51页
        3.3.3 小结第51-52页
    3.4 形谓典型式成句分析第52-60页
        3.4.1 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做谓语第52-55页
        3.4.2 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做谓语第55-60页
            3.4.2.1 形容词复杂形式的摹状性质第57-58页
            3.4.2.2 “的”的弱指别功能第58-60页
        3.4.3 小结第60页
    3.5 动谓典型式成句分析第60-71页
        3.5.1 光杆配价式第60-65页
        3.5.2 带动态性附加成分的动谓典型式第65-70页
            3.5.2.1 “了_2”的成句效应第66-67页
            3.5.2.2 “着”的成句效应第67-68页
            3.5.2.3 “了_1”的成句效应第68-69页
            3.5.2.4 “过”的成句效应第69-70页
        3.5.3 小结第70-71页
4. 非典型式成句分析第71-84页
    4.1 特殊主谓结构成句分析第71-73页
    4.2 体词性结构成句分析第73-77页
        4.2.1 存现类第73-75页
        4.2.2 称呼类第75-76页
        4.2.3 书面语体类第76-77页
        4.2.4 其他标记类第77页
        4.2.5 小结第77页
    4.3 谓词性结构成句分析第77-84页
        4.3.1 礼貌类第77-80页
        4.3.2 祈使类第80-81页
        4.3.3 表态类第81页
        4.3.4 熟语类第81-82页
        4.3.5 其他标记类第82页
        4.3.6 小结第82-84页
5. 结语第84-86页
    5.1 结论第84-85页
    5.2 余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参皂苷Re抵制AgⅡ诱导心肌缝隙连接重塑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MVN区Glu离子型受体参与血清NE含量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