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JHT-45牌号碳化装置的试生产及工艺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12页
        1.1.1 碳纤维概述第9-10页
        1.1.2 项目开展的意义第10-12页
            1.1.2.1 发挥原料优势第10-11页
            1.1.2.2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第11-12页
    1.2 技术来源第12-13页
    1.3 国际市场分析第13-15页
        1.3.1 国际碳纤维主要供应商及市场份额第13-14页
        1.3.2 国际碳纤维产品市场第14-15页
        1.3.3 国际碳纤维应用及领域分布第15页
    1.4 国内碳纤维市场情况第15-16页
        1.4.1 国内碳纤维进口情况分析第15页
        1.4.2 国内碳纤维主要应用领域第15-16页
        1.4.3 碳纤维进口主要企业第16页
    1.5 国内碳纤维产业现状第16-17页
        1.5.1 国内碳纤维企业基本情况第16-17页
        1.5.2 碳化生产线及经济规模第17页
    1.6 装置及工艺技术第17-20页
        1.6.1 装置简介第17-18页
        1.6.2 工艺原理第18-20页
            1.6.2.1 退丝及预浸预热第18页
            1.6.2.2 预氧化第18页
            1.6.2.3 碳化第18页
            1.6.2.4 氮气净化第18-19页
            1.6.2.5 废气焚烧第19页
            1.6.2.6 表面处理第19页
            1.6.2.7 上胶第19-20页
            1.6.2.8 收丝第20页
    1.7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7.1 课题的来源第20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生产优化部分第21-37页
    2.1 装置简介第21页
    2.2 工艺简介第21-23页
        2.2.1 工艺流程叙述第21-22页
            2.2.1.1 工艺工序第21页
            2.2.1.2 工艺过程简述第21-22页
        2.2.2 工艺流程简图第22-23页
    2.3 产品简介第23-25页
        2.3.1 原料指标第23-24页
            2.3.1.1 聚丙烯腈原丝第23页
            2.3.1.2 碳酸氢铵第23-24页
        2.3.2 半成品、成品指标第24-25页
            2.3.2.1 产品说明第24页
            2.3.2.2 产品质量指标第24-25页
    2.4 试车过程中的调整优化第25-37页
        2.4.1 氧化工艺调整优化研究第25-28页
            2.4.1.1 氧化温度与预氧丝密度的关系第25-26页
            2.4.1.2 氧化温度与线密度的关系第26页
            2.4.1.3 预氧丝密度与纤维强度的关系第26-27页
            2.4.1.4 预氧丝密度与纤维碳丝密度的关系第27-28页
            2.4.1.5 氧化工艺研究结论第28页
        2.4.2 高低温碳化工艺调整优化研究第28-30页
            2.4.2.1 低温炉温度与对纤维强度的关系第28-29页
            2.4.2.2 高温炉温度与纤维强度的关系第29-30页
            2.4.2.3 高低碳化工艺研究结论第30页
        2.4.3 运行牵伸调整优化研究第30-31页
            2.4.3.1 正交实验设计因素与水平第30页
            2.4.3.2 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第30页
            2.4.3.3 试验结果第30-31页
            2.4.3.4 试验结果分析第31页
            2.4.3.5 张力牵伸研究结论第31页
        2.4.4 表面处理工艺调整优化第31-34页
        2.4.5 上胶剂选择优化第34页
        2.4.6 确定优化的最佳工艺第34-37页
            2.4.6.1 实验因素及水平设计第34页
            2.4.6.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第34-35页
            2.4.6.3 试验结果第35-37页
第3章 JHT-45牌号产品分析测试研究及产品分析第37-45页
    3.1 分析测试研究第37-42页
        3.1.1 生产环境湿度对测试的影响第37-38页
        3.1.2 测试样品的干燥温度测试的影响第38页
        3.1.3 浸渍环境湿度对测试的影响第38-39页
        3.1.4 正常制样与快速制样对测试的影响第39-40页
        3.1.5 纤维展开度对测试的影响第40-41页
        3.1.6 浸渍时间对测试的影响第41页
        3.1.7 加强片厚度与补强胶对测试的影响第41-42页
    3.2 产品分析第42-45页
第4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学方法的互联网企业运营指标异常值监控及预警模型
下一篇:基于统计学的分类算法研究及其在中医证型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