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和原因第10-17页
 (一)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第10-12页
  1、长期以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忽视第10-11页
  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第11页
  3、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所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4、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12页
  5、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第12页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困境的原因第12-14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第12-13页
  2、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的多样化第13页
  3、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科学系统的学习第13页
  4、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了冲击第13-14页
 (三)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第14-17页
  1、加强情感教育是做好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前提第14-15页
  2、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15页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第15-17页
第二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概述第17-37页
 (一) 一般教育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渊源第17-25页
  1、古代情感教育的萌芽第17-19页
  2、近现代的情感教育思想第19-21页
  3、当代情感教育思想第21-23页
  4、国外情感教育对我国情感教育的影响第23-25页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概念第25-29页
  1、情感、情感教育的涵义第25-27页
  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涵义、特点第27-29页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第29-32页
  1、情感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9-31页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受教育者大学生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3、情感教育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32页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与宗教感情的区别第32-37页
  1、它们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第33-34页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与宗教的感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第34-37页
第三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内容第37-51页
 (一) 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情感教育第37-40页
  1、从理论和实践上感受到社会主义美好是大学生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第37-39页
  2、端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第39-40页
  3、热爱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第40页
 (二) 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情感教育第40-44页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认同缺失的背景及原因第40-41页
  2、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认同的途径第41-43页
  3、注重实践,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43-44页
 (三) 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教育第44-47页
  1、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意义第44-45页
  2、重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第45-47页
 (四) 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情感教育第47-51页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相结合,将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47-49页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第49-51页
第四章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途径第51-57页
 (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情感导向,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第51-52页
  1、以情感人,打开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感教育的心灵第51页
  2、以理服人、情理结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第51-52页
 (二)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的情感素养第52-53页
  1、在思想道德上,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第52-53页
  2、教师要提高专业化的理论水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第53页
 (三) 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第53-55页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充满乐趣第53-54页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第54页
  3、教师可创设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页,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第54页
  4、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第54-55页
 (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个人情感品质的提升第55-57页
  1、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第55页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应安排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在实践中第55页
  3、学校应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第55-56页
  4、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注释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师生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与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大学初任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