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师PCK的课堂案例研究--以高一数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9页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第9-10页
        1.1.3 高中数学所处的地位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问题第11页
    1.4 论文的框架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2.1 PCK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2.1.1 PCK的提出第12页
        2.1.2 PCK的内涵第12-13页
        2.1.3 PCK的成分第13-14页
    2.2 数学教师MPCK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2.2.1 数学教师MPCK的内涵第14-15页
        2.2.2 数学教师MPCK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第15页
    2.3 新手教师和经验教师第15页
    2.4 研究小结第15-16页
3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16-21页
    3.1 研究对象第16页
    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3.2.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3.2.2 问卷调查法第17页
        3.2.3 课堂观察法第17页
        3.2.4 案例分析法第17-18页
    3.3 研究实施过程第18页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第18-21页
4 调查的结果分析与比较第21-35页
    4.1 调查案例一:《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1-29页
        4.1.1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内容第21-22页
        4.1.2 关于数学教学目的观和数学观的比较第22-25页
        4.1.3 关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比较第25-26页
        4.1.4 关于内容组织知识的比较第26页
        4.1.5 关于教学策略知识的比较第26-28页
        4.1.6 关于效果反馈知识的比较第28页
        4.1.7 小结第28-29页
    4.2 调查案例二:《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29-35页
        4.2.1 关于数学教学目的观和数学观的比较第29-30页
        4.2.2 关于内容组织知识的比较第30-31页
        4.2.3 关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比较第31页
        4.2.4 关于教学策略知识的比较第31-33页
        4.2.5 关于效果反馈知识的比较第33页
        4.2.6 小结第33-35页
5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第35-38页
    5.1 研究的结论第35-36页
    5.2 研究的建议第36-37页
        5.2.1 给新手教师的建议第36-37页
        5.2.2 给教师培训的建议第37页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学美在中学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