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2.1 政治关联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1.1 政治关联的起源与发展 | 第15-16页 |
2.1.2 政治关联的衡量 | 第16页 |
2.2 企业社会责任 | 第16-19页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18页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 | 第18-19页 |
2.3 公司价值 | 第19-21页 |
2.3.1 公司价值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2.3.2 公司价值的衡量 | 第20-21页 |
2.4 政治关联、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2.4.1 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4.2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2.4.3 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文献综述 | 第24-26页 |
2.5 文献述评 | 第26-28页 |
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3.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8-29页 |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8-29页 |
3.1.2 社会契约理论 | 第29页 |
3.2 公司价值理论 | 第29-30页 |
3.2.1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9-30页 |
3.2.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第30页 |
3.3 政治关联理论 | 第30-33页 |
3.3.1 资源依赖理论 | 第30-31页 |
3.3.2 寻租理论 | 第31-32页 |
3.3.3 政府干预理论 | 第32-33页 |
4 实证研究设计及分析 | 第33-42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3-36页 |
4.1.1 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 | 第33-34页 |
4.1.2 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 第34-35页 |
4.1.3 政治关联、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 | 第35-36页 |
4.2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概述 | 第36-38页 |
4.2.1 中介变量的概念 | 第36-37页 |
4.2.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 第37-38页 |
4.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4 模型与变量 | 第39-42页 |
4.4.1 变量解释 | 第39-41页 |
4.4.2 模型设计 | 第41-42页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5.1.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5.1.2 主要变量指标对比 | 第43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5.3.1 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的回归分析(模型1) | 第45-46页 |
5.3.2 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分析(模型2) | 第46页 |
5.3.3 政治关联、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模型3) | 第46-47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47-50页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0-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1-52页 |
6.2.1 民营企业应当合理利用政治关联,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 第51页 |
6.2.2 政府可通过政治关联,适当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第51页 |
6.2.3 规范政治关联合法性,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 第51-52页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