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3-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1 私人汽车的持续增加带动着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 第13页 |
1.1.2 交通部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 第13-15页 |
1.1.3 推动交通部门清洁、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 第15页 |
1.1.4 电动汽车被世界各国视为推动清洁、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1 当前电动汽车是否有益于减排仍存在一些异议 | 第16页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1.3.1 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2 LCA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方法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1.3.3 LCA清单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 第22-28页 |
1.3.4 LCA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第28-30页 |
1.3.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1-33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4.3 论文结构 | 第32-33页 |
2 电动汽车中长期规模化发展趋势及对电力的需求 | 第33-41页 |
2.1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2.2 电动汽车中长期规模化发展及电力需求计算模型 | 第34-36页 |
2.2.1 计算模型 | 第34-35页 |
2.2.2 车辆技术边界 | 第35页 |
2.2.3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路线 | 第35-36页 |
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3.1 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情景 | 第36页 |
2.3.2 电动汽车的百公里电耗、行驶里程变化趋势 | 第36-38页 |
2.3.3 中长期电源结构发展情景 | 第38-39页 |
2.3.4 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电力需求情景分析 | 第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基于HLCA方法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 第41-65页 |
3.1 HLCA方法与文献综述 | 第41-46页 |
3.1.1 过程生命周期评价(PLCA)方法及文献综述 | 第41-42页 |
3.1.2 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 LCA)方法及文献综述 | 第42-43页 |
3.1.3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LCA)方法及文献综述 | 第43-45页 |
3.1.4 小结 | 第45-46页 |
3.2 HLCA方法的主要原理 | 第46-50页 |
3.2.1 EIO LCA方法原理 | 第46-49页 |
3.2.2 HLCA方法原理 | 第49-50页 |
3.3 基于HLCA方法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0-63页 |
3.3.1 模型的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 | 第50-55页 |
3.3.2 能源消费和环境影响清单计算方法 | 第55-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基于HLCA的电动汽车能源消费清单研究 | 第65-91页 |
4.1 基于HLCA方法的燃料周期能源消费清单分析 | 第65-76页 |
4.1.1 模型基础参数 | 第65-71页 |
4.1.2 燃料周期WTP阶段能源消费清单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4.1.3 燃料周期WTW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费清单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4.2 基于HLCA方法的车辆周期能源消费清单分析 | 第76-87页 |
4.2.1 模型基础参数 | 第76-77页 |
4.2.2 车辆主体材料能源消费清单计算与分析 | 第77-81页 |
4.2.3 电池制造能源消费清单计算与分析 | 第81-84页 |
4.2.4 车辆主体零部件生产与整车装配能源消费清单计算与分析 | 第84页 |
4.2.5 车辆配送能源消费清单计算与分析 | 第84-85页 |
4.2.6 车辆报废能源消费清单计算与分析 | 第85-86页 |
4.2.7 车辆周期能源消费清单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6-87页 |
4.3 基于HLCA方法的充电桩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费清单分析 | 第87-89页 |
4.3.1 充电桩基础参数 | 第87-88页 |
4.3.2 充电桩能源消费清单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8-89页 |
4.4 基于HLCA方法的汽车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费清单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9-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5 基于HLCA的电动汽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第91-117页 |
5.1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基础数据 | 第91-95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91-92页 |
5.1.2 各终端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 第92-93页 |
5.1.3 常规污染物排放因子 | 第93-95页 |
5.2 汽车燃料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5-111页 |
5.2.1 汽车燃料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5-103页 |
5.2.2 汽车燃料周期常规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3-111页 |
5.3 车辆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1页 |
5.3.1 车辆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1页 |
5.3.2 车辆周期常规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1页 |
5.4 充电桩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3页 |
5.4.1 充电桩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2页 |
5.4.2 充电桩全生命周期常规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3页 |
5.5 车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4页 |
5.5.1 车辆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3页 |
5.5.2 车辆全生命周期常规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6 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能源需求及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第117-131页 |
6.1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能源需求及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第117-118页 |
6.1.1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情景下的能源计算方法 | 第117页 |
6.1.2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 第117-118页 |
6.1.3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情景下的常规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 | 第118页 |
6.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7页 |
6.2.1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能源需求及影响 | 第118-121页 |
6.2.2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6.2.3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对常规污染物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24-12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7-131页 |
7 中长期电动汽车发展对能耗及环境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 第131-135页 |
7.1 中长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对能耗及环境的总体影响 | 第131-133页 |
7.1.1 基准电源结构情景 | 第131-132页 |
7.1.2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源结构情景 | 第132-133页 |
7.2 未来中长期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33-134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41页 |
8.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135-139页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9-140页 |
8.3 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7页 |
致谢 | 第157-159页 |
作者简介 | 第1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9-160页 |
参与著作 | 第160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60-161页 |
附录A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61-162页 |
附录B 能源计量单位换算表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