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能力及其对烃类污染物降解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烃类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及治理第12-16页
        1.1.1 烃类污染物的来源及分布第12-14页
        1.1.2 烃类污染物的危害第14-15页
        1.1.3 烃类污染物的治理第15-16页
    1.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第16-20页
        1.2.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第16-18页
        1.2.2 表面活性剂在烃类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机制第18-20页
    1.3 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及其营养体系优化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3.1 微生物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第20页
        1.3.2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1.3.3 与铜绿假单胞菌摇瓶发酵产鼠李糖脂相关的培养体系优化研究进展第23-2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5页
    2.1 实验材料第26-29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26页
        2.1.2 引物第26页
        2.1.3 主要药品试剂第26-27页
        2.1.4 仪器及设备第27页
        2.1.5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配比第27-28页
        2.1.6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29-35页
        2.2.1 营养优化体系确定第29-31页
        2.2.2 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第31页
        2.2.3 鼠李糖脂稳定性测定第31-32页
        2.2.4 鼠李糖脂组成分析第32页
        2.2.5 铜绿假单胞菌DN1对原油、荧蒽、芘、萘、菲的降解率测定第32-33页
        2.2.6 与本实验相关的实验原理第33-35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5-61页
    3.1 基因工程菌DN1-lux的构建第35-37页
        3.1.1 DN1-lux菌株的构建第35-36页
        3.1.2 DN1-lux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第36-37页
    3.2 最佳营养优化体系的确定及其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第37-44页
        3.2.1 不同碳源对DN1-lux生长和铜绿假单胞菌DN1产鼠李糖脂的影响第37-39页
        3.2.2 不同氮源对DN1-lux生长和铜绿假单胞菌DN1产鼠李糖脂的影响第39-42页
        3.2.3 不同C/N比对DN1-lux生长和铜绿假单胞菌DN1产鼠李糖脂的影响第42-43页
        3.2.4 优化后BPLM摇瓶发酵铜绿假单胞菌DN1产生鼠李糖脂第43-44页
    3.3 不同培养条件对DN1-lux生长的影响第44-46页
        3.3.1 不同pH值对DN1-lux生长的影响第44-45页
        3.3.2 不同温度对DN1-lux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3.4 铜绿假单胞菌DN1产生的鼠李糖脂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第46-49页
        3.4.1 铜绿假单胞菌DN1产生的鼠李糖脂的分离纯化第46页
        3.4.2 铜绿假单胞菌DN1产生的鼠李糖脂的结构分析第46-49页
    3.5 铜绿假单胞菌DN1摇瓶发酵产生鼠李糖脂的性能研究第49-54页
        3.5.1 鼠李糖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第49-50页
        3.5.2 不同温度和pH值对鼠李糖脂稳定性的影响第50-52页
        3.5.3 不同盐离子浓度对鼠李糖脂稳定性的影响第52-54页
    3.6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DN1对原油和几种烃类污染物的降解第54-61页
        3.6.1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DN1对原油的降解第54-56页
        3.6.2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DN1对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第56-58页
        3.6.3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DN1对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第58-61页
小结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唐木艺术家居有限公司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汉阳陵地下博物苑封闭环境霉菌变化规律的初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