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文献阅读法 | 第9页 |
(二)SWOT法 | 第9-10页 |
(三)调研访谈法 | 第10页 |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一)国外生态工业园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二)国内生态工业园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生态工业园界定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循环经济理论 | 第15页 |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 第16页 |
第三节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一、资源共享 | 第16页 |
二、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 | 第16-17页 |
三、实现资源增值与生态经济双赢 | 第17页 |
第四节 技术与制度的整合 | 第17页 |
第五节 生态工业园的功能 | 第17-19页 |
一、生态工业园的经济效益 | 第17-18页 |
二、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效益 | 第18页 |
三、生态工业园的社会效益 | 第18-19页 |
第六节 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类型 | 第19-21页 |
一、现有改造型园区 | 第19页 |
二、全新规划型园区 | 第19-20页 |
三、虚拟型园区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汕尾工业园的SWOT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汕尾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 | 第21-22页 |
一、地理位置 | 第21页 |
二、人力资源 | 第21页 |
三、基础设施 | 第21-22页 |
四、主导产业 | 第22页 |
第二节 汕尾工业园区建设的优势 | 第22-24页 |
一、经济基础不断增强 | 第22页 |
二、生态产业不断发展 | 第22-23页 |
三、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 第23页 |
四、生态发展理念不断成熟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汕尾工业园区建设的劣势 | 第24-25页 |
一、材料耗能较高 | 第24页 |
二、园区的产业关连程度不大 | 第24页 |
三、区内基础配套建设还相对滞后 | 第24-25页 |
四、园区土地收储难度大、用地指标少 | 第25页 |
第四节 汕尾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 | 第25-26页 |
一、国家、省和市对发展生态经济高度重视 | 第25页 |
二、深圳对口帮扶的机会 | 第25-26页 |
三、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 | 第26页 |
第五节 汕尾工业园区建设的挑战 | 第26-28页 |
一、面对解决发展与低碳转型矛盾冲突的挑战 | 第26页 |
二、缺乏相应配套的支撑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汕尾生态工业园区的战略取向分析 | 第28-33页 |
第一节 汕尾工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化分析 | 第28-29页 |
一、注重提高资源循环使用能力 | 第28页 |
二、注重强化环境保护能力 | 第28-29页 |
三、注重强化企业循环经济意识 | 第29页 |
四、强化培养企业技术能力 | 第29页 |
第二节 园区产业链设计的模式 | 第29-32页 |
一、单链结构模式 | 第29-30页 |
二、并联结构模式 | 第30-31页 |
三、网状结构模式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汕尾生态工业园区的战略抉择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汕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战略思路及主要措施 | 第33-45页 |
第一节 汕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战略思路 | 第33-41页 |
一、指导思想 | 第33-34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三、地方政府管理宏观发展思路 | 第36-38页 |
四、园区自身的发展思路 | 第38-41页 |
第二节 园区发展战略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 第41-42页 |
一、园区规划的主要步骤 | 第41页 |
二、园区规划的方法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汕尾生态园区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 第42-45页 |
一、合理有序地进行建设 | 第42页 |
二、加大基础配套投资 | 第42页 |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第42页 |
四、促使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 第42-43页 |
五、减轻入园企业负担 | 第43页 |
六、加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 | 第43页 |
七、加大金融扶持配套力度 | 第43-44页 |
八、加大用地保障力度 | 第44页 |
九、提升园区绿色水平 | 第44页 |
十、深入落实合作共建机制 | 第44页 |
十一、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 第44-45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