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12-22页 |
第1章 尼采 “苏格拉底问题”的切入 | 第22-70页 |
1.1 苏格拉底的DAIMONION | 第22-33页 |
1.1.1 尼采所理解的daimonion | 第24-27页 |
1.1.2 古典文本中的daimonion | 第27-30页 |
1.1.3 daimonion作为本能(Instinkt)的两个层面 | 第30-33页 |
1.2 苏格拉底与 “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对立 | 第33-45页 |
1.2.1 尼采悲剧的意涵: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 | 第35-38页 |
1.2.2 悲剧之死:苏格拉底的 “知识即美德” | 第38-41页 |
1.2.3 苏格拉底作为希腊文化衰退的 “征兆” | 第41-45页 |
1.3 “认识”和 “艺术”之间的关系 | 第45-57页 |
1.3.1 “认识”和 “艺术”的对立 | 第46-50页 |
1.3.2 颓废的 “艺术”:瓦格纳 | 第50-53页 |
1.3.3 苏格拉底与瓦格纳在 “颓废”问题上的连接 | 第53-57页 |
1.4 作为 “幻觉”的文化 | 第57-70页 |
1.4.1 虚构的因果关系 | 第58-62页 |
1.4.2 虚构的 “主体” | 第62-64页 |
1.4.3 幻觉的两种意涵 | 第64-70页 |
第2章 尼采 “苏格拉底问题”的展开 | 第70-104页 |
2.1 作为禁欲主义者的苏格拉底 | 第70-91页 |
2.1.1 《偶像的黄昏》中的 “苏格拉底问题” | 第72-75页 |
2.1.2 道德的 “谱系学” | 第75-79页 |
2.1.3 “怨恨”的逻辑 | 第79-82页 |
2.1.4 “良心谴责”的发明 | 第82-87页 |
2.1.5 科学理想作为禁欲主义的 “恶之花” | 第87-91页 |
2.2 作为反讽主义者的苏格拉底 | 第91-104页 |
2.2.1 苏格拉底的 “无知之知”和 “认识你自己” | 第93-96页 |
2.2.2 克尔凯郭尔笔下苏格拉底的 “反讽” | 第96-99页 |
2.2.3 尼采对于 “反讽”的态度 | 第99-104页 |
第3章 尼采和苏格拉底的竞赛: “EROS”与 “权力意志” | 第104-132页 |
3.1 “EROS”与 “权力意志”的潜在关系 | 第104-126页 |
3.1.1 作为哲学根本爱欲的eros | 第106-114页 |
3.1.2 建立在对eros和传统意志学说批评上的 “权力意志” | 第114-119页 |
3.1.3 作为哲学教导的 “eros”和 “权力意志” | 第119-126页 |
3.2 AMOR FATI:作为永恒轮回的命运之爱 | 第126-132页 |
3.2.1 恶魔的永恒轮回 | 第126-128页 |
3.2.2 作为自我教育的永恒轮回 | 第128-132页 |
结语:尼采和苏格拉底的竞赛(AGON) | 第132-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42-144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14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