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8页 |
2.1.2 财务风险 | 第18页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合作社理论 | 第19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风险控制理论 | 第20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识别研究 | 第20-27页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3.1.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 第20-21页 |
3.1.2 样本区域概况 | 第21页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表现 | 第21-24页 |
3.2.1 筹资风险 | 第22页 |
3.2.2 投资风险 | 第22-23页 |
3.2.3 经营风险 | 第23页 |
3.2.4 收益分配风险 | 第23-24页 |
3.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来源 | 第24-27页 |
3.3.1 筹资风险来源 | 第24页 |
3.3.2 投资风险来源 | 第24-25页 |
3.3.3 经营风险来源 | 第25-26页 |
3.3.4 收益分配风险来源 | 第26-27页 |
4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评估研究 | 第27-42页 |
4.1 评估指标设计原则 | 第27页 |
4.2 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选取依据 | 第27-30页 |
4.2.1 筹资风险评估指标 | 第27-28页 |
4.2.2 投资风险评估指标 | 第28-29页 |
4.2.3 经营风险评估指标 | 第29页 |
4.2.4 收益分配风险评估指标 | 第29-30页 |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 | 第30-33页 |
4.3.1 农民专定合作社财务风险评估方法 | 第30-32页 |
4.3.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评估模型 | 第32-33页 |
4.4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4.4.1 农民专业合作社筹资风险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4.4.2 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风险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4.4.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风险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4.4.4 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风险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5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情况综合分析 | 第38-42页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5.2.1 鼓励社员缴纳会费,内外部融资相结合 | 第42-43页 |
5.2.2 政府部门扩大抵押范围,大力改善融资环境 | 第43页 |
5.2.3 建立重大投资决策机制,切实推行可行性论证 | 第43页 |
5.2.4 慎重选择投资对象,实行分散投资策略 | 第43-44页 |
5.2.5 优选农业技术,降低存货风险 | 第44页 |
5.2.6 有效管理应收账款,提高风险基金比重 | 第44页 |
5.2.7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提高盈利水平 | 第44-45页 |
6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1 | 第51-55页 |
附录2 | 第55-59页 |
附录3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