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引言 | 第9-17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 2.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相关阐述 | 第17-27页 |
| ·青少年及其范围界定 | 第17-18页 |
| ·家庭教育的相关解读 | 第18-20页 |
|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第18-19页 |
|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第19-20页 |
| ·社会责任感的相关解读 | 第20-25页 |
|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解析 | 第20-23页 |
|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 | 第23-24页 |
|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意义 | 第24-25页 |
|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 | 第25-27页 |
|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础、重要途径及保障 | 第25-26页 |
|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完善 | 第26-27页 |
| 3.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 第27-41页 |
|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取得的成效 | 第28-33页 |
| ·家庭教育中关于孩子“全面发展”的理念已较为成熟 | 第28-29页 |
| ·家长普遍较为关注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 | 第29-31页 |
| ·家长能够积极主动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 第31-33页 |
|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41页 |
| ·家长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识薄弱 | 第33-34页 |
| ·家长在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榜样作用发挥有限 | 第34-36页 |
|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6-38页 |
| ·家庭中亲子关系不和睦,影响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第38-39页 |
| ·家长与老师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交流不到位 | 第39-41页 |
| 4.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1-45页 |
| ·家庭教育的内在因素 | 第41-43页 |
| ·家长对家庭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第41-42页 |
|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无法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 第42页 |
| ·青少年的阶段性特点增加了其社会责任感养成的难度 | 第42-43页 |
| ·家庭教育的外在因素 | 第43-45页 |
| ·学校与家长对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缺乏沟通 | 第43-44页 |
|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第44-45页 |
| 5.加强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对策 | 第45-57页 |
| ·提升家长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意识 | 第45-46页 |
| ·提升家长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 第45页 |
| ·增强家长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 第45-46页 |
| ·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树立好榜样 | 第46-47页 |
| ·不断提升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 | 第46页 |
| ·完善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 | 第46-47页 |
| ·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 第47页 |
|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39 | 第47-49页 |
| ·注重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 第48页 |
| ·沟通的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 第48-49页 |
| ·在实践中落实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 第49页 |
| ·家长要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促使社会责任感内化为行动准则 | 第49-52页 |
| ·自我教育是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内在驱动力 | 第50-51页 |
| ·家长引导青少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 第51页 |
| ·家长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 | 第51-52页 |
|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机制,提高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44 | 第52-57页 |
| ·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联动机制 | 第52-53页 |
| ·发挥社区的桥梁作用 | 第53-54页 |
| ·发挥校外文化机构的引导作用 | 第54-55页 |
| ·正确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引导功能 | 第55-57页 |
| 结语:启迪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 第62-6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