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集》用韵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1 作者简介 | 第9-10页 |
2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3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1-13页 |
第一章《叶适集》韵文的用韵体系 | 第13-112页 |
1 古体诗用韵系统 | 第13-53页 |
·阴声韵 | 第13-28页 |
·阳声韵 | 第28-46页 |
·入声韵 | 第46-53页 |
2 近体诗用韵系统 | 第53-78页 |
·阴声韵 | 第53-64页 |
·阳声韵 | 第64-78页 |
3 墓志铭用韵系统 | 第78-112页 |
·阴声韵 | 第79-92页 |
·阳声韵 | 第92-106页 |
·入声韵 | 第106-112页 |
第二章 特殊韵例考察 | 第112-125页 |
1 阴声韵 | 第112-117页 |
·佳麻通押 | 第112-113页 |
·皆咍部与支微部通押 | 第113-114页 |
·鱼模部与歌戈部、尤侯部通押 | 第114-116页 |
·萧豪部与尤侯部通押 | 第116-117页 |
2 阳声韵 | 第117-120页 |
·同韵尾韵部间的通押 | 第117-119页 |
·不同韵尾韵部间的通押 | 第119-120页 |
3 入声韵 | 第120-122页 |
·屋烛部与铎觉部通押 | 第120-121页 |
·铎觉部与德质部通押 | 第121页 |
·德质部与薛月部通押 | 第121-122页 |
4 特殊韵字 | 第122-125页 |
·特殊韵例校勘 | 第122-123页 |
·存疑 | 第123-125页 |
结语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