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1 梨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梨种质资源评价的意义 | 第17页 |
·我国梨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 梨果实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果实性状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糖酸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19-21页 |
·果实大小的遗传研究 | 第21页 |
·果形指数的遗传研究 | 第21页 |
·果心大小的遗传研究 | 第21-22页 |
·石细胞含量的遗传研究 | 第22页 |
3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梨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调查 | 第24-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梨种质资源物候期调查 | 第26页 |
·梨种质资源植物学形态调查 | 第26-27页 |
·梨种质资源生长结果习性调查 | 第27-28页 |
·梨种质资源果实品质调查和测定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梨种质资源物候期调查 | 第29-30页 |
·花芽萌动期调查 | 第29页 |
·开花期调查 | 第29-30页 |
·梨种质资源植物学形态调查 | 第30-33页 |
·叶片形状调查 | 第30-31页 |
·叶缘调查 | 第31页 |
·叶芽姿态调查 | 第31-32页 |
·叶芽顶端状态调查 | 第32-33页 |
·萼片状态调查 | 第33页 |
·梨种质资源生长结果习性调查 | 第33-39页 |
·树姿树势调查 | 第33-35页 |
·新稍生长量调查 | 第35-36页 |
·节间长度调查 | 第36-37页 |
·花序花朵数调查 | 第37页 |
·坐果率调查 | 第37-38页 |
·果梗长度、果梗粗度的调查 | 第38-39页 |
·梨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分析 | 第39-42页 |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查 | 第39-40页 |
·总糖含量调查 | 第40-41页 |
·果实其他风味品质性状调查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6页 |
·梨种质资源物候期 | 第42页 |
·梨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 | 第42-43页 |
·梨种质资源生长结果习性 | 第43-45页 |
·梨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性状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梨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 第46-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有机酸的提取 | 第47-48页 |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可溶性糖的提取与测定 | 第48页 |
·果实单果重、果心大小、果形指数和石细胞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72页 |
·可溶性固形物的遗传效应 | 第48-50页 |
·溶性糖的遗传效应 | 第50-57页 |
·总糖的遗传效应 | 第50-52页 |
·蔗糖的遗传效应 | 第52-53页 |
·葡萄糖的遗传效应 | 第53-55页 |
·果糖的遗传效应 | 第55-56页 |
·山梨醇的遗传效应 | 第56-57页 |
·有机酸的遗传效应 | 第57-65页 |
·草酸的遗传效应 | 第57-59页 |
·奎尼酸的遗传效应 | 第59-61页 |
·苹果酸的遗传效应 | 第61-62页 |
·莽草酸的遗传效应 | 第62-64页 |
·柠檬酸的遗传效应 | 第64-65页 |
·单果重的遗传效应 | 第65-67页 |
·果形指数的遗传效应 | 第67-68页 |
·果心大小的遗传效应 | 第68-70页 |
·石细胞含量的遗传效应 | 第70-72页 |
3 讨论 | 第72-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创新点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11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