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一)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文献法 | 第11页 |
(二) 调查法 | 第11-12页 |
(三) 比较法 | 第12页 |
(四) 观察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内涵、作用及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 概念分析 | 第13页 |
(一) 教师专业化 | 第13页 |
(二) 专业知识素养 | 第13页 |
(三)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 第13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 终身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4页 |
(三) 教师生命周期理论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调查与分析 | 第15-22页 |
一、 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15-22页 |
(一) 调查对象及数量 | 第15页 |
(二)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 第15页 |
(三) 调查实施 | 第15页 |
(四) 调查数据分析 | 第15-22页 |
第三章 针对问卷中相关问题的课堂观察与访谈 | 第22-31页 |
一、 职前与职后语文教师课堂观察相应分析 | 第22-26页 |
(一) 职前、职后语文教师对于《氓》的课堂记录 | 第22-25页 |
(二) 职前、职后语文教师对于《故都的秋》的课堂记录 | 第25-26页 |
二、 职前与职后语文教师访谈及分析 | 第26-31页 |
(一)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6-27页 |
(二)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7-31页 |
第四章 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对策 | 第31-35页 |
一、 全面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语文专业素养 | 第31-33页 |
(一) 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有待改进,期待更加有针对性的师范教育 | 第31页 |
(二) 师范生要注重职前语文学科知识积累,有意识地进行语文学科知识梳理 | 第31-32页 |
(三) 学科教学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开设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 | 第32-33页 |
二、 全方位、多角度,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意识发展 | 第33-35页 |
(一) 职后教师应该注意教育反思和总结,提升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 第33页 |
(二) 在职语文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传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