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师公唱本《庄子鼓盆歌》语言文字整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2页 |
·研究成果回顾 | 第6-9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本相关介绍 | 第12-19页 |
·唱本背景 | 第12-13页 |
·唱本用途 | 第13-15页 |
·唱本基本数据 | 第15-16页 |
·故事梗概 | 第16-19页 |
第3章 菁盛乡音系及语音特点 | 第19-26页 |
·声母及例字 | 第19-20页 |
·韵母及例字 | 第20-22页 |
·声调及韵律 | 第22-26页 |
第4章 《庄子鼓盆歌》方块壮字的整理 | 第26-37页 |
·方块壮字的类型 | 第26-31页 |
·方块壮字用字分析 | 第31-37页 |
第5章 《庄子鼓盆歌》汉借词的特点 | 第37-43页 |
·新老借词的界定 | 第37-38页 |
·汉借词分类 | 第38-40页 |
·汉借词特点 | 第40-43页 |
第6章 《庄子鼓盆歌》的文化内涵 | 第43-49页 |
·语言学价值 | 第43-44页 |
·文献研究价值 | 第44-45页 |
·文学特点 | 第45-47页 |
·师公文化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一 《庄子鼓盆歌》文本译注 | 第52-127页 |
附录二 《庄子鼓盆歌》唱本原图 | 第127-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