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河道景观研究--以郑州北经河公园河道景观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2. 城市河道景观的相关理论 | 第9-12页 |
| ·相关基本概念 | 第9页 |
| ·城市河道 | 第9页 |
| ·城市河道景观 | 第9页 |
| ·城市河道景观在城市开放空间中的作用 | 第9-11页 |
| ·河道提供城市休闲活动的场所 | 第10页 |
| ·河道景观作为生态廊道的作用 | 第10-11页 |
| ·城市河道景观的文化价值 | 第11页 |
| ·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 ·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现状 | 第11页 |
| ·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3. 国内外关于城市河道生态设计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国外关于城市河道生态设计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欧洲及近自然河道治理 | 第12-13页 |
| ·美国生态工程概念的演变 | 第13-14页 |
| ·日本及河道生态化整治 | 第14-15页 |
| ·国内关于城市河道生态建设的研究概况 | 第15页 |
| 4.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河道景观研究 | 第15-18页 |
| ·城市生态网路与河道景观 | 第16页 |
| ·城市生态网络的概念 | 第16页 |
| ·城市生态网络中的河道景观 | 第16页 |
| ·城市滨河区域与河道景观 | 第16-17页 |
| ·城市滨河区域与河道景观的关系 | 第16-17页 |
| ·城市滨河区域对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要求 | 第17页 |
| ·生态技术措施与河道景观 | 第17-18页 |
| ·丰富河道水流方向 | 第17页 |
| ·构建生态驳岸 | 第17-18页 |
| 5. 案例分析 | 第18-26页 |
| ·莱茵河“鲑鱼2000计划” | 第18-20页 |
| ·莱茵河流域概况 | 第18-19页 |
| ·莱茵河生态治理措施 | 第19页 |
| ·莱茵河流域治理的启示 | 第19-20页 |
| ·查尔斯河流域治理 | 第20-21页 |
| ·“翡翠项链”计划 | 第20-21页 |
| ·查尔斯河流域治理的启示 | 第21页 |
| ·泰晤士河水污染治理 | 第21-22页 |
| ·泰晤士河的污染概况 | 第21-22页 |
| ·泰晤士河治理措施 | 第22页 |
| ·泰晤士河治理取得的成效 | 第22页 |
| ·隅田川“三段式”治理 | 第22-23页 |
| ·污水治理阶段 | 第23页 |
| ·生态修复阶段 | 第23页 |
| ·人与自然关系修复阶段 | 第23页 |
| ·北京永定河生态治理 | 第23-26页 |
| ·永定河的“前世今生” | 第23-24页 |
| ·永定河的“生态治河” | 第24-25页 |
| ·永定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6. 设计说明 | 第26-33页 |
| ·项目概况 | 第26-27页 |
| ·区位概况 | 第26页 |
| ·区位关系 | 第26页 |
| ·背景条件 | 第26页 |
| ·上位规划 | 第26-27页 |
| ·场地解读 | 第27-28页 |
|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 ·人文背景 | 第27页 |
| ·场地分析 | 第27-28页 |
| ·定位与策略 | 第28-30页 |
| ·要解决的问题 | 第28-30页 |
| ·设计定位 | 第30页 |
| ·总体方案 | 第30-31页 |
| ·建设过程 | 第30页 |
| ·景观分区 | 第30页 |
| ·竖向分析 | 第30-31页 |
| ·交通分析 | 第31页 |
| ·专项设计 | 第31-33页 |
| ·植物专项 | 第31-32页 |
| ·小品专项 | 第32-33页 |
| 7.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附件 | 第36-37页 |
| 个人简介 | 第37-38页 |
| 导师简介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图纸目录 | 第40-41页 |
| 附录 | 第4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