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一)教学研究的需求 | 第12页 |
(二)课堂效率的需求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有效教学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 第18-19页 |
(二)有效教学的标准 | 第19-20页 |
(三)有效教学的特征 | 第20-21页 |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行为主义理论 | 第21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四)实用主义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45页 |
一、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4-34页 |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24页 |
(二)分析与结论 | 第24-34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4-45页 |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34-35页 |
(二)分析与结论 | 第35-45页 |
第四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 第45-60页 |
一、落实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 第45-49页 |
(一)建立教学目标体系 | 第45-46页 |
(二)构建落实目标的学习过程 | 第46-48页 |
(三)选择目标教学的方法策略 | 第48-49页 |
二、教学情境设计策略 | 第49-54页 |
(一)场景再现情境 | 第50页 |
(二)创设游戏情境 | 第50-53页 |
(三)多媒体创情境 | 第53-54页 |
(四)拓展生活情境 | 第54页 |
三、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 第54-56页 |
(一)问题明确,难度适中 | 第54-55页 |
(二)具有启发性的提问 | 第55-56页 |
(三)提问时机要恰当 | 第56页 |
四、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 第56-60页 |
(一)演示实验,增强真实感受 | 第57页 |
(二)用摄像头,提高教学效果 | 第57-58页 |
(三)改进实验,助力有效教学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检验 | 第60-74页 |
一、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 | 第60页 |
(一)实施的目的 | 第60页 |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 | 第60页 |
二、教学实践案例及释析 | 第60-71页 |
(一)《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的教学设计 | 第60-65页 |
(二)《开花和结果》一课的教学设计 | 第65-71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一)学业成绩分析 | 第71-72页 |
(二)实验班学生的访谈情况分析 | 第72-73页 |
四、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一)研究的不足 | 第73页 |
(二)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 第78-81页 |
附录1 | 第78-79页 |
附录2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