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RC农信社小微金融发展案例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评述 | 第14-18页 |
·国外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综述 | 第16-17页 |
·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小微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小微企业的界定 | 第22-23页 |
·小微金融的界定 | 第23页 |
·农村金融的界定 | 第23-24页 |
·小微金融的基本理论 | 第24-27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4页 |
·商圈理论 | 第24-26页 |
·供应链理论 | 第26页 |
·普惠金融理论 | 第26-2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国内外案例分析 | 第28-41页 |
·国外案例 | 第28-33页 |
·美国富国银行案例 | 第28-29页 |
·日本富士银行案例 | 第29-30页 |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案例 | 第30-32页 |
·德国储蓄银行案例 | 第32页 |
·国外案例的比较 | 第32-33页 |
·国内案例 | 第33-38页 |
·蚂蚁金服案例 | 第33-34页 |
·京东金融案例 | 第34-35页 |
·台州银行案例 | 第35-36页 |
·民生银行案例 | 第36-37页 |
·国内经验的比较 | 第37-38页 |
·国内外经验对济宁的启示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济宁市RC农信社案例分析 | 第41-57页 |
·RC农信社简介 | 第41-45页 |
·信贷体系 | 第41-43页 |
·小微金融相关产品 | 第43-45页 |
·济宁市RC农信社小微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 第45-47页 |
·RC农信社小微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47-53页 |
·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 | 第47页 |
·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 | 第47-48页 |
·内部考核机制不够合理 | 第48-50页 |
·农转非现象时有发生 | 第50-51页 |
·缺少后台数据的支持 | 第51页 |
·同质化问题严重 | 第51-52页 |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 第52-53页 |
·RC农信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3-56页 |
·对小微金融业务的认识相对肤浅 | 第53页 |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53-54页 |
·小微金融准入门槛过高 | 第54-55页 |
·缺乏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手段 | 第55页 |
·操作系统的开发脱离实践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完善农信社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7-62页 |
·政府层面 | 第57-58页 |
·健全信用体系 | 第57页 |
·完善服务保障 | 第57-58页 |
·引导产业转型 | 第58页 |
·农信社层面 | 第58-60页 |
·完善信贷文化 | 第58页 |
·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 第58-59页 |
·加快产品创新 | 第59页 |
·完善考核机制 | 第59页 |
·加强科技服务小微金融建设 | 第59-60页 |
·加强小微金融队伍建设 | 第60页 |
·小微企业层面 | 第60-61页 |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 第60页 |
·完善各项报表和制度 | 第60-61页 |
·合理配置资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二)研究前瞻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