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神经型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第一章 新城疫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新城疫概述 | 第10-11页 |
·新城疫病毒的概述 | 第11-14页 |
·NDV的分类地位及形态学 | 第11页 |
·NDV的理化特性 | 第11-12页 |
·NDV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NDV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 第12-13页 |
·NDV的分型 | 第13-14页 |
·新城疫的诊断方法 | 第14-15页 |
·临床诊断 | 第14页 |
·实验室诊断 | 第14-15页 |
·ND的预防与控制 | 第15-16页 |
·国外新城疫防控策略 | 第15页 |
·我国防控新城疫策略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试验研究 | 第17-38页 |
第二章 嗜神经型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17-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病料来源 | 第17页 |
·试验动物、鸡血红细胞 | 第17页 |
·病毒和阳性血清 | 第17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7页 |
·主要仪器、试剂和耗材 | 第17-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红细胞的制备 | 第18页 |
·鸡胚接种实验 | 第18页 |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 第18页 |
·病毒增殖实验 | 第18页 |
·病毒蚀斑纯化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结果 | 第19-21页 |
·病毒的鸡胚传代结果 | 第19-20页 |
·HA试验和HI试验结果 | 第20页 |
·病毒纯化和PFU测定结果图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嗜神经型鸽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 第22-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MDT的测定 | 第22页 |
·ICPI的测定 | 第22-23页 |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第23页 |
·攻毒感染试验 | 第23-24页 |
·血凝抑制(HI)实验 | 第24页 |
·试验结果 | 第24-26页 |
·病毒的毒力测定结果 | 第24页 |
·EID50的测定结果 | 第24页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嗜神经型鸽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分析 | 第2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毒株 | 第27页 |
·主要溶液 | 第27页 |
·主要仪器、试剂和耗材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引物设计 | 第27-28页 |
·病毒RNA的提取 | 第28页 |
·cDNA的合成 | 第28-29页 |
·F基因的扩增 | 第29页 |
·目的片段的纯化与回收 | 第29-30页 |
·连接与转化 | 第30页 |
·试验结果 | 第30-36页 |
·F基因片段PCR扩增 | 第30-31页 |
·F基因序列分析 | 第31-33页 |
·遗传进化分析 | 第33-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