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2.国内相关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3.访谈法 | 第16-17页 |
一、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概述 | 第17-23页 |
(一)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生态 | 第17页 |
2.生态课堂 | 第17-18页 |
3.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 第18-19页 |
(二)生态课堂实施的评测标准 | 第19-20页 |
1.学习方式 | 第19页 |
2.教学理念 | 第19页 |
3.反馈评价 | 第19页 |
4.知识拓展延伸 | 第19-20页 |
5.生态环境建设 | 第20页 |
6.教学方法 | 第20页 |
(三)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1.认知发展理论 | 第20页 |
2.终身教育理论 | 第20-21页 |
(四)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实施的意义 | 第21-23页 |
1.推进小学英语新课程的实施 | 第21页 |
2.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第21页 |
3.提高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第21-23页 |
二、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实施的现状调查 | 第23-32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3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3页 |
1.问卷对象 | 第23页 |
2.访谈对象 | 第23页 |
(三)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 第23-24页 |
(四)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第24-32页 |
1.小学英语教师对培养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淡薄 | 第24-26页 |
2.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平等性缺失 | 第26-28页 |
3.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多元化生态因子利用率不理想 | 第28-29页 |
4.小学英语教师对小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足 | 第29-32页 |
三、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实施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2-36页 |
(一)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所享受资源不足 | 第32-33页 |
1.英语课时安排不足 | 第32页 |
2.班型规模偏大 | 第32页 |
3.校方未对英语教师做生态课堂专业培训 | 第32-33页 |
(二)小学英语教师对生态课堂的理解与操作失当 | 第33-34页 |
1.师生关系没有达到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应有的标准 | 第33页 |
2.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生态因子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页 |
3.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文化传授意识淡薄 | 第33-34页 |
4.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教学评价与生态课堂标准不对位 | 第34页 |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局限性使生态课堂实施效度表现不一 | 第34-36页 |
1.“观察力”发展对课堂实施的制约性 | 第34页 |
2.“注意”发展对课堂实施存在局限性 | 第34-35页 |
3.“记忆”发展对课堂实施的限定性 | 第35-36页 |
四、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解决策略 | 第36-43页 |
(一)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内外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意识 | 第36-37页 |
1.组建课后学习小组,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效力 | 第36-37页 |
2.编写“导学案”,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 第37页 |
(二)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实施要秉承师生与生生平等性理念 | 第37-39页 |
1.合理设置课堂时间的配比,以“15+25”为最佳 | 第37-38页 |
2.采用“情境教学”“对话教学”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第38页 |
3.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对小学生评价的科学性 | 第38-39页 |
(三)小学英语教师应高效利用课堂生态因子以提高教学质量 | 第39-40页 |
1.班型不宜过大,以 30-35人为最佳 | 第39页 |
2.词汇教授应“生活化”,以实物、简笔画为辅助 | 第39-40页 |
3.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授 | 第40页 |
4.关注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变化 | 第40页 |
(四)师生共同发展,着重培养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第40-43页 |
1.小学英语教师应定期进行继续教育 | 第41页 |
2.培养小学生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 | 第41页 |
3.小学生应养成“一句话”或“一段话”英文日记习惯 | 第41-42页 |
4.小学英语教师课前应设置“童谣式”.语演讲 | 第42页 |
5.设置“英语角”活动,扩大小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空间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1 | 第46-48页 |
附录 2 | 第48-50页 |
附录 3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