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埃乃斯库与《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的创作 | 第15-29页 |
第一节 埃乃斯库的音乐成就 | 第16-27页 |
一 音乐创作 | 第17-25页 |
二 音乐表演 | 第25-27页 |
三 音乐教育 | 第27页 |
第二节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的创作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化风格特征 | 第29-53页 |
第一节 民歌化的旋律 | 第29-35页 |
一 莱乌塔尔民歌的素材 | 第30-32页 |
二 多依娜民歌的素材 | 第32-33页 |
三 民歌旋律的装饰性变化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舞曲性的节奏 | 第35-40页 |
一 霍拉舞曲素材的运用 | 第35-36页 |
二 塞尔巴舞曲素材的运用 | 第36-38页 |
三 附点节奏的运用 | 第38-39页 |
四 自由非规整的节奏的运用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民族特色的管弦乐 | 第40-44页 |
一 单簧管与双簧管问答式的乐句 | 第41-42页 |
二 弦乐的华彩乐段 | 第42-44页 |
第四节 民间艺人(莱乌塔尔)表演艺术特征 | 第44-50页 |
一 装饰音方面 | 第44-46页 |
二 力度方面 | 第46-48页 |
三 速度方面 | 第48-49页 |
四 音乐演奏符号和表情符号方面 | 第49-50页 |
第五节 绚丽多彩的音乐主题 | 第50-53页 |
第三章 影响《第一罗马尼亚交响狂想曲》民族主义风格的因素 | 第53-59页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文化背景 | 第54-55页 |
第三节 音乐背景 | 第55-57页 |
第四节 生活环境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