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辨析 | 第17-25页 |
·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农民工的定义 | 第17页 |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内容界定 | 第17-18页 |
·制度的基本涵义 | 第18-21页 |
·制度的定义 | 第18-19页 |
·制度的分类 | 第19-20页 |
·制度的功能 | 第20-21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1-24页 |
·制度变迁的含义 | 第21页 |
·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 第21-22页 |
·制度变迁的方式 | 第22-23页 |
·制度变迁的过程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农民工政治权益现状 | 第25-26页 |
·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 | 第25页 |
·民主权利难以实现 | 第25-26页 |
·利益诉求难以表达 | 第26页 |
·农民工经济权益现状 | 第26-29页 |
·劳动就业权不平等 | 第26-27页 |
·劳动报酬权保障乏力 | 第27-29页 |
·劳动安全权得不到保障 | 第29页 |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现状 | 第29-32页 |
·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 第29-31页 |
·很少享有社会福利 | 第31-32页 |
·处于社会救助门槛之外 | 第32页 |
·农民工文化教育权益现状 | 第32-34页 |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 第32-34页 |
·农民工接受培训机会少 | 第34页 |
·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造成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制度性障碍 | 第35-42页 |
·二元户籍制度 | 第35-36页 |
·户籍制度的产生 | 第35页 |
·户籍制度与农民工权益 | 第35-36页 |
·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不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缺乏农民工权益保障立法机制 | 第36页 |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不完善 | 第36-37页 |
·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缺陷 | 第37页 |
·歧视性就业制度 | 第37-38页 |
·就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歧视 | 第37页 |
·就业岗位方面的政策歧视 | 第37-38页 |
·劳动力市场法制不健全 | 第38页 |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社会保险制度不适合农民工的特点 | 第38-39页 |
·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窄 | 第39页 |
·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9页 |
·不平等的就业培训制度 | 第39-40页 |
·农民工教育保障体系结构不合理 | 第39页 |
·教育保障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缺乏职业培训后的就业服务机制 | 第40页 |
·缺乏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机制 | 第40页 |
·非正式制度因素影响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分析 | 第42-49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模型 | 第42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变迁的诱发因素 | 第42-44页 |
·制度环境改变引起的制度非均衡 | 第42-44页 |
·外部潜在利润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 第44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 | 第44-48页 |
·农民工扮演"初级行动团体"的角色 | 第44-45页 |
·农民工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缺陷 | 第45-46页 |
·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负面影响推动了"次级行动团体"的形成 | 第46-47页 |
·政府作为"次级行动团体"具有的优势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 | 第49-57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 第49-50页 |
·户籍制度改革 | 第50页 |
·降低准入条件 | 第50页 |
·弱化其他制度的依附性 | 第50页 |
·强化对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 第50页 |
·政治法律制度改革 | 第50-52页 |
·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 | 第50-51页 |
·加强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 第51页 |
·完善利益诉求机制 | 第51页 |
·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 | 第51-52页 |
·就业制度改革 | 第52页 |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 | 第52页 |
·制定合理的农民工用工制度 | 第52页 |
·建立全方位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 第52页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52-54页 |
·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 | 第53页 |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 第53页 |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 第53-54页 |
·强化劳动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 | 第54页 |
·教育培训制度改革 | 第54-56页 |
·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 第54-55页 |
·健全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 | 第55页 |
·深化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改革 | 第55页 |
·制度农民工子女教育保护法规 | 第55-56页 |
·非正式制度因素改革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