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执法的“人性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环境行政人性化执法基本问题概述 | 第12-21页 |
·环境行政人性化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3页 |
·环境行政人性化执法的概念 | 第12-13页 |
·环境行政人性化执法的特征 | 第13页 |
·早期人性化执法的理论与实践 | 第13页 |
·环境人性化执法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 第13-17页 |
·环境人性化执法的经济学基础 | 第13-14页 |
·环境人性化执法的哲学基础 | 第14-15页 |
·环境人性化执法的法学基础 | 第15页 |
·人性化执法的政治学基础 | 第15-16页 |
·人性化执法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环境行政执法人性化的意义 | 第17-20页 |
·人性化执法体现行政立法精神 | 第17页 |
·人性化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 第17-18页 |
·人性化执法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保障 | 第18页 |
·人性化执法代表现代法治的发展方向 | 第18-19页 |
·人性化执法是执法与人性冲突和互动后的选择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环境行政人性化执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21-30页 |
·环境行政人性化执法现状 | 第21-23页 |
·加强环境立法工作 | 第21-22页 |
·加强环境 | 第22-23页 |
·环境行政执法人性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环境行政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 第23-24页 |
·环境行政执法中缺乏人性化色彩 | 第24-25页 |
·普遍执法态度冷漠,缺乏服务意识 | 第25页 |
·环境行政执法非人性化现象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中国传统法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 第25-26页 |
·行政执法被误解为命令和强制 | 第26页 |
·环境保护立法滞后,规定权责不清 | 第26-27页 |
·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执法监督乏力,约束机制低效 | 第27-28页 |
·环境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实现环境行政执法人性化的构想 | 第30-41页 |
·完善环境法律制度,突出人性化取向 | 第30-32页 |
·树立正确的环境执法人性化的指导思想 | 第30页 |
·填补法律空白为人性化执法提供保障 | 第30-31页 |
·完善程序法实现人性化执法目标 | 第31-32页 |
·完善相关制度突出人性化特点 | 第32-36页 |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2-33页 |
·借鉴环境指导制度 | 第33-34页 |
·建立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制度 | 第34-35页 |
·运用环境行政奖励制度 | 第35-36页 |
·环境执法要体现现代法治政府服务性本质 | 第36-39页 |
·环境执法要经常性不要"运动式" | 第36-37页 |
·环境执法要合法高效不要"马拉松式" | 第37页 |
·注重两种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 第37-39页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 | 第39-40页 |
·注入人性化理念,加强制度管理 | 第39页 |
·建立健全多种监督主体加大监督力度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