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2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问题及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5页
     ·理性分析视角第11页
     ·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第11-12页
     ·激励理论视角第12页
     ·文化资本理论视角第12-13页
     ·知识分享和转移理论视角第13-14页
     ·资源依赖的理论视角第14-15页
     ·文献评述和本文创新点第15页
   ·扎根理论及其优势第15-19页
     ·探索性研究有助于摆脱对现有理论的依赖第16-17页
     ·目的性抽样方法有助于充分收集信息第17-18页
     ·理论饱和度检验为确定样本容量提供了可行标准第18-19页
   ·资料来源和处理方式第19-21页
     ·访谈对象和资料来源第19-20页
     ·资料处理的方法和 NVIVO 8 软件第20-21页
   ·论文的总体思路第21-23页
第2章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概况第23-35页
   ·全国高校科研项目申请概况第23-32页
     ·全国高校 R&D 经费支出情况第23-26页
     ·全国高校 R&D 项目概况第26-32页
   ·清华大学科研项目申报体系第32-35页
第3章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第35-53页
   ·开放式编码第35-44页
     ·不同科研项目类型的开放式编码第35-37页
     ·影响科研项目申请因素的开放式编码第37-44页
   ·主轴编码第44-47页
     ·不同科研项目类型的主轴编码第44-45页
     ·影响科研项目申请因素的主轴编码第45-47页
   ·选择性编码第47-52页
   ·理论饱和度检验第52-53页
第4章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第53-105页
   ·自由节点和树节点的频次分析第53-66页
     ·自由节点频次分析第53-56页
     ·树节点频次分析第56-65页
     ·节点频次分析小结第65-66页
   ·理论框架的关系结构分析第66-90页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偏好分析第66-69页
     ·影响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的因素分析第69-88页
     ·理论框架关系结构分析小结第88-90页
   ·矩阵分析第90-102页
     ·不同来源科研项目的矩阵分析第91-96页
     ·不同层次科研项目的矩阵分析第96-98页
     ·其他科研项目的矩阵分析第98-100页
     ·矩阵分析小结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105-113页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申请存在的问题第105-110页
     ·项目激励机制过分依赖物质手段第105-106页
     ·科研经费中人力成本补偿明显不足第106-107页
     ·部分项目评审受到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第107-108页
     ·高校科研文化受到功利思想侵蚀第108-109页
     ·年轻教师起步艰难,陷入项目申请“怪圈”第109页
     ·现有项目普遍缺乏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扶持第109-110页
   ·政策建议第110-113页
     ·采用多样化的科研项目激励手段和措施第110页
     ·适当提高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比例第110-111页
     ·完善以专家决策为主的项目评审体制第111页
     ·营造求真务实的科研文化氛围第111-112页
     ·拓宽年轻教师科研项目申请渠道,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第112页
     ·增加针对女性科研人员的优惠性政策第112-113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113-118页
   ·研究结论概述第113页
   ·以清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的说明第113-115页
   ·对已有研究的贡献第115-117页
     ·融合了理性分析视角和社会认同理论第115页
     ·补充了激励理论视角第115页
     ·回应了文化资本理论视角第115-116页
     ·完善了知识分享和转移理论视角第116页
     ·强化了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第116页
     ·创新性地发现了一些其他影响因素第116-117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附录A 扎根理论相关名词解释第123-12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锦标赛模型的分层教学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