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8页 |
1 蒙脱石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蒙脱石的结构特点 | 第11页 |
·改性蒙脱石 | 第11-12页 |
·蒙脱石的应用发展现状 | 第12页 |
2 模型药物-盐酸倍他洛尔 | 第12-13页 |
·盐酸倍他洛尔的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盐酸倍他洛尔的应用现状 | 第13页 |
3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特点 | 第13-14页 |
·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 | 第14-15页 |
·固体脂质纳米粒在新药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镶嵌蒙脱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前研究 | 第18-34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18-19页 |
·仪器 | 第18-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5页 |
·建立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19-22页 |
·BH 角膜透过性研究 | 第22-24页 |
·盐酸倍他洛尔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24-25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25-33页 |
·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BH 角膜透过性研究结果 | 第30-31页 |
·盐酸倍他洛尔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31-3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镶嵌蒙脱石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4-43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仪器 | 第34页 |
·试剂 | 第34-35页 |
2 色谱条件 | 第35页 |
3 葡聚糖凝胶法 | 第35-38页 |
·分离条件 | 第35页 |
·分离方法 | 第35-36页 |
·包封率的测定 | 第36-38页 |
4 透析法 | 第38-42页 |
·透析袋前处理 | 第38-39页 |
·透析法回收率 | 第39-40页 |
·确定透析平衡时间 | 第40-41页 |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镶嵌蒙脱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评价 | 第43-6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3-44页 |
·仪器 | 第43-44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4页 |
2 蒙脱石-BH 复合物的制备 | 第44-45页 |
·酸化法活化原土蒙脱石 | 第44页 |
·蒙脱石-BH 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44-45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MMT-BH-SLN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46-47页 |
·优化处方 | 第47页 |
·制剂学评价 | 第47-49页 |
·纳米粒离体角膜透过性实验研究 | 第49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SLN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49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49-51页 |
·优化处方 | 第51-53页 |
·制剂学评价 | 第53-57页 |
·纳米粒的离体角膜透过性实验结果 | 第57-59页 |
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镶嵌蒙脱石固体脂质纳米粒微观性能研究 | 第61-69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仪器 | 第61页 |
·试剂 | 第6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形态学考察 | 第61-62页 |
·红外光谱分析(FI-IR) | 第62页 |
·热分析(TG) | 第62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6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MMT-BH-SLN 的形态学观察 | 第62-63页 |
·MMT-BH 复合物和 SLN 的表征 | 第63-6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镶嵌蒙脱石固体脂质纳米粒滴眼剂的刺激性试验 | 第69-75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9页 |
·仪器 | 第69页 |
·试剂 | 第69页 |
·实验动物 | 第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实验动物 | 第69-70页 |
·单次大剂量给药刺激性实验 | 第70页 |
·长期给药刺激性实验 | 第70页 |
·眼部组织学检查 | 第70-71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1-74页 |
·刺激性实验结果 | 第71页 |
·眼部组织学检查 | 第71-7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附录: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