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发动机悬置的发展情况 | 第11-14页 |
·发动机悬置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 第14-18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有限元方法及软件的简介 | 第19-27页 |
·有限元方法 | 第19-21页 |
·前处理Hypermesh 软件的简介 | 第21-22页 |
·Hypermesh 模块简介 | 第21-22页 |
·分析流程 | 第22页 |
·后处理Adina 软件的简介 | 第22-26页 |
·Adina 模块简介 | 第23-25页 |
·分析流程 | 第25-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3章 DEUTZ 发动机橡胶悬置仿真分析 | 第27-51页 |
·建立DEUTZ 发动机橡胶悬置的有限元模型 | 第27-36页 |
·几何清理和划分网格 | 第27-29页 |
·确定材料属性 | 第29-31页 |
·边界与载荷 | 第31页 |
·初始条件 | 第31页 |
·辅助设置 | 第31-36页 |
·前橡胶悬置模型及计算 | 第36-42页 |
·前橡胶悬置的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有限元计算与后处理 | 第37-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前橡胶悬置的动特性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前橡胶悬置的静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后橡胶悬置模型及计算 | 第42-49页 |
·后橡胶悬置的有限元模型 | 第42-43页 |
·有限元计算与后处理 | 第43-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后橡胶悬置的动特性对比分析 | 第46-48页 |
·后橡胶悬置的静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DEUTZ 发动机橡胶悬置试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 第51-61页 |
·DEUTZ 发动机前后橡胶悬置的试验 | 第51-54页 |
·试验条件 | 第51页 |
·试验内容 | 第51-52页 |
·试验结果 | 第52-54页 |
·前橡胶悬置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54-56页 |
·静特性对比 | 第54页 |
·动特性对比 | 第54-56页 |
·后橡胶悬置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56-59页 |
·静特性对比 | 第56-57页 |
·动特性对比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基于应力分析的DEUTZ 发动机橡胶悬置结构的改进 | 第61-67页 |
·前橡胶悬置结构的改进 | 第61-64页 |
·减小内套的角度 | 第62页 |
·增大内套的角度 | 第62-63页 |
·调整内套角度的位置 | 第63-64页 |
·后橡胶悬置结构的改进 | 第64-66页 |
·加宽5mm 模型的分析与计算 | 第65页 |
·加宽8mm 模型的分析与计算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