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概述 | 第9-12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二)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 第10页 |
(三)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二、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诠释、特点及意义 | 第12-16页 |
(一) 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诠释 | 第12页 |
(二) 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 第12-13页 |
(三)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 第13-16页 |
三、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特性 | 第16-18页 |
(一) 思想性 | 第16页 |
(二) 政治性 | 第16页 |
(三) 实践性 | 第16-17页 |
(四) 时代性 | 第17页 |
(五) 适应性 | 第17-18页 |
四、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 第18-23页 |
(一) 创设“参与式”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第18页 |
(二) 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第18-19页 |
(三) 创设“时政式”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 | 第19-20页 |
(四) 创设“趣味式”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 第20-21页 |
(五) 创设“问题式”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第21-23页 |
五、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 第23-34页 |
(一) 创设情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学生的学情 | 第23页 |
(二) 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综合素质能力 | 第23页 |
(三) 情境的创设不能滥用,要适度 | 第23-24页 |
(四) 情境创设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 第24页 |
(五) 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法 | 第24-25页 |
附录一:价格变动的影响(通过视频创设情境) | 第25-28页 |
附录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