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联盟合作博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选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8页 |
·专利联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现有文献不足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专利联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合作博弈方法 | 第19-29页 |
·专利联盟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战略联盟论 | 第19-20页 |
·技术创新论 | 第20-22页 |
·专利诉讼论 | 第22-25页 |
·合作博弈方法 | 第25-28页 |
·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法 | 第25-27页 |
·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政产学研介”专利联盟的内涵 | 第29-37页 |
·“政产学研介”专利联盟的界定 | 第29-30页 |
·“政产学研介”专利联盟参与主体分析 | 第30-33页 |
·政府 | 第30-31页 |
·企业 | 第31页 |
·高校和科研机构 | 第31-32页 |
·中介机构 | 第32-33页 |
·实例分析 | 第33-36页 |
·中山市半导体照明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背景 | 第33-34页 |
·中山市半导体照明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组织架构 | 第34-35页 |
·中山市半导体照明行业知识产权联盟运作模式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专利联盟的技术创新合作博弈分析 | 第37-48页 |
·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专利联盟主体间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创新收益 | 第38-41页 |
·基于Shapley值的专利联盟创新收益分配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专利联盟的专利诉讼合作博弈分析 | 第48-55页 |
·企业专利诉讼现状分析 | 第48-49页 |
·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 第49-52页 |
·专利信息检索和防御布局成本分担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