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案设计--以《认识生物》模块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学案设计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教学模式 | 第12页 |
·学案 | 第12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 第12页 |
·学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2-13页 |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3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3-14页 |
·接受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学案设计的原则 | 第15-16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15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15页 |
·实践性原则 | 第15页 |
·兴趣性原则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人》的学案设计 | 第16-49页 |
·对教材的分析 | 第16-23页 |
·本模块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 第16-17页 |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及侧重点 | 第17-23页 |
·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 第19-20页 |
·第四章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 第20页 |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第20-21页 |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 第21-22页 |
·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对初中生的分析 | 第23-25页 |
·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分析 | 第23-24页 |
·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特征分析 | 第24页 |
·对初中学生先决知识的分析 | 第24页 |
·中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 第24-25页 |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 | 第25页 |
·学案结构的设计 | 第25-30页 |
·新授课学案结构 | 第25-28页 |
·复习课学案结构 | 第28-30页 |
·实验课学案结构 | 第30页 |
·学案内容的设计 | 第30-46页 |
·新授课学案 | 第30-35页 |
·实验课学案 | 第35-37页 |
·复习课学案 | 第37-46页 |
·学案教学的实施 | 第46-47页 |
·实施过程 | 第46页 |
·实施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对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第47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反思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一 | 第52-53页 |
附件二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