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中女性任职的治理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结论 | 第10页 |
·研究启示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难点 | 第11-12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本文的难点 | 第11-12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本文结构及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4-19页 |
·关于审计委员会治理的相关文献 | 第14-16页 |
·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 | 第16-18页 |
·关于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 | 第18页 |
·关于女性治理作用的相关文献 | 第18-19页 |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9-22页 |
·关于审计委员会治理的相关文献 | 第19-20页 |
·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 | 第20-21页 |
·关于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 | 第21-22页 |
·关于女性治理作用的相关文献 | 第22页 |
·文献述评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23-28页 |
·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24-26页 |
·研究假说 | 第26-28页 |
·女性加入审计委员会的影响 | 第26-27页 |
·女性人数对审计委员会治理作用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8-33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28页 |
·盈余管理及其度量 | 第28-30页 |
·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 第30-32页 |
·检验模型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3-34页 |
·单变量分析 | 第34-35页 |
·共线性诊断 | 第35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及不足 | 第39-41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研究启示 | 第39页 |
·不足之处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