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中医论治早中期慢性肾功衰的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 ·内经中的“代谢”理论 | 第10-14页 |
| ·以五脏为中心的“气化”理论 | 第11-12页 |
| (1) 人生理的“气化”概念 | 第11页 |
| (2)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 | 第11-12页 |
| (3) 以五脏为中心的气机衡动圈 | 第12页 |
| ·物质的代谢过程及相关脏腑的功能协作 | 第12-14页 |
| (1) 肺是人体物质代谢交换的传送器 | 第13页 |
| (2) 脾是人体物质代谢的中心 | 第13-14页 |
| (3) 肾是人体物质代谢的根本动力 | 第14页 |
| (4) 肝是人体物质代谢的调节器 | 第14页 |
| ·“代谢”障碍是慢性肾功衰发展的重要环节 | 第14-16页 |
| ·早期慢性肾功衰以脾代谢失常为主 | 第15页 |
| ·中后期慢性肾功衰是脾病及肾,以肾的代谢障碍为主 | 第15-16页 |
| ·“肾甦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衰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 2 “肾甦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衰的实验研究 | 第17-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8页 |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实验药物 | 第19页 |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 ·模型制备及动物分组 | 第19-20页 |
| ·药物治疗 | 第20页 |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0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 ·实验结果及数据 | 第20-23页 |
| ·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 ·肾脏病理变化 | 第21-23页 |
| ·HE染色结果 | 第21页 |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的TGF-β1,Smad6,BMP-7,BMP-7RⅡ的蛋白表达 | 第21-22页 |
|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内的Smad6,BMP-7蛋白的表达 | 第22-23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3-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结论 | 第23-24页 |
| ·研究不足 | 第24页 |
| ·研究展望 | 第24-25页 |
| 致谢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27-29页 |
| 文献综述 | 第29-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