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念及内容 | 第17-18页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 第18页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信息失灵理论 | 第19-20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0-21页 |
·博弈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信息披露监管现状 | 第23-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第23-25页 |
·起步阶段 | 第23页 |
·发展阶段 | 第23-24页 |
·逐步完善阶段 | 第24-25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监管现状 | 第25-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特点 | 第25-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原因 | 第28-30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信息违规披露监管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30-44页 |
·实证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2-37页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种类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监管机构的处罚种类统计分析 | 第33-36页 |
·不同年份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类型统计 | 第36-37页 |
·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总体处罚效果研究 | 第37-39页 |
·不同处罚类型处罚有效性研究 | 第39-44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44页 |
·监管效果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44-45页 |
·对策建议 | 第45-48页 |
·加强以证监会为主导的政府监管 | 第45页 |
·提高证券交易所的实时监管能力 | 第45-46页 |
·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 | 第46页 |
·建立健全民事诉讼赔偿制度 | 第46-47页 |
·加大处罚力度 | 第47页 |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47-48页 |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