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简要评述 | 第13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一、农民工的含义、分类及特点 | 第15-17页 |
二、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及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 | 第17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一、“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第17-18页 |
二、社会公平理论 | 第18页 |
第三节 新型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简介与评价比较 | 第18-22页 |
一、大病统筹医疗保险模式 | 第18-19页 |
二、城乡统筹医疗保险模式 | 第19页 |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模式 | 第19页 |
四、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模式 | 第19-20页 |
五、综合保险模式 | 第20页 |
六、五种模式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改革前的综合保险模式 | 第22-27页 |
第一节 改革前综合保险模式概况 | 第22-23页 |
一、参保对象及保障项目 | 第22页 |
二、筹资机制 | 第22-23页 |
三、受益水平 | 第23页 |
四、医疗关系衔接 | 第23页 |
第二节 综合保险模式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一、综合保险模式的优越性 | 第23-24页 |
二、综合保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改革后的模式及实证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城保模式概况 | 第27-28页 |
一、参保缴费 | 第27页 |
二、个人账户 | 第27页 |
三、受益水平 | 第27-28页 |
四、改革后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 | 第28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实证分析 | 第28-39页 |
一、问卷调查的前期准备 | 第28-29页 |
二、调查结果的实证描述 | 第29-35页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35-37页 |
四、“综保”转“职保”后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上海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完善建议 | 第39-43页 |
第一节 上海市改革后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完善建议 | 第39-40页 |
一、扩大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 第39页 |
二、逐步实现农民工在沪参保同城待遇 | 第39页 |
三、着力解决医疗保险接续问题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做好相应的配套改革 | 第40-43页 |
一、户籍制度改革 | 第40-41页 |
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