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0-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8页 |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三、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的评析 | 第16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页 |
五、本文的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我国城镇职工医保概述与现状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相关的理论概念 | 第18-21页 |
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我国居民医疗受益水平的宏观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国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德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 第25-28页 |
一、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框架 | 第25-26页 |
二、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 第26-28页 |
三、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页 |
第二节 新加坡储蓄医疗保障制度 | 第28-33页 |
一、新加坡医疗体制的框架构成 | 第28-30页 |
二、新加坡储蓄型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 | 第30-31页 |
三、新加坡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平顶山市城镇职工医保受益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平顶山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构建 | 第33-34页 |
一、平顶山市背景简介 | 第33页 |
二、平顶山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 | 第33-34页 |
三、实地调研的目的 | 第34页 |
第二节 影响职工医保受益水平的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一、样本描述 | 第34页 |
二、调查对象基本特征的描述 | 第34-39页 |
第三节 基于结构方程的影响因素在医保受益水平中的程度分析 | 第39-45页 |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二、医保受益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三、构造路径图 | 第41-42页 |
四、分析路径图 | 第42-43页 |
五、各个显变量对应的各个隐变量以及受益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受益水平的政策建议 | 第45-52页 |
第一节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中筹资机制的建设 | 第45-46页 |
一、合理规划医保资金的筹资渠道 | 第45页 |
二、完善医保资金的筹资模式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职工医保制度的偿付机制建设 | 第46-47页 |
一、以医保预付机制代替病人治疗后报销的机制 | 第46页 |
二、医疗付费改革应该走向多元化 | 第46页 |
三、公立医院应尽快实现管办分离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职工医保制度的提供机制建设 | 第47-48页 |
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 | 第47页 |
二、强化对药品提供制度的改革 | 第47-48页 |
第四节 职工重大疾病的保障机制的建设 | 第48-50页 |
第五节 城市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 第50页 |
第六节 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建设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